检索条件

与 “李瑞和” 相关
共 23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拥有许多古建筑和遗迹。古城县署建于唐朝,历经多次修建,目前保存的有大堂一座,改建为历史博物馆。城垣建于宋元明等朝代,现已部分损毁。学宫始建于唐朝,经多次迁移和修建,现存者有明成大殿。此外,还有城内外的社...
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这段文本是对漳浦县在美术、书法、摄影、说书、灯谜和文学等方面的介绍。
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的园林景观和花卉培植历史悠久,但曾因战乱受到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以粮为纲,园林、花卉、盆景未受重视。如今,在盛世之下,漳浦县出现了郁郁葱葱的景象,百花齐放,千红万紫,花木嫣然。本文记述了漳浦县重要园林的兴衰及今日花卉、盆景的...
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文化底蕴雄厚,名人多,相应地名人坟墓也多。现辑录《福建通志》、《漳州府志》、《漳浦县志》所载有关今漳浦县的名人坟墓及《漳浦县志》点校本所补入者,共得名人坟墓140座,每座均介绍其有关资料。
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漳浦县城府第与祖祠包括府第、胡廷宴府第、“三世明经”府第、徐弼府第、林应聚府第、林梅府第等情况。
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从厦门进兵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中国古代文人名士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字、号,用以表达对名的诠释和情操与抱负。明清两代,文人名士用别号更为普遍,且有一部分以家乡山水来取为别号。本文以福建漳浦为例,介绍了与家乡山水有关的文人别号,这些别号反映了文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
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这是一个关于漳浦李姓的源流和传衍的详细研究。根据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漳浦李姓有多个不同的源流,包括建县前原住民传衍、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乱的李氏将士后裔传衍、李诲后裔传衍以及李火德后裔传衍。
9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漳浦县城有一个“睏仙”的传说,每年正月初五日,由两个乞丐挨家逐户去“叫更”,以唤醒“睏仙”。然而,这个传说中关于陈汝咸破坏漳浦地理的部分是无稽之谈,因为四塔的建造年代早于陈汝咸任漳浦知县的时间。陈汝咸实际上是一位建设能手,他的政绩...
1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李姓的起源和在中国的分布情况,特别强调了唐朝时期李姓在漳浦的入闽和在漳浦的派系。文章指出,李姓属于黄帝世系,经过多个朝代传承至今。漳浦的李姓并非全部来自李澳川,而是由多个不同的派系迁徙而来。
1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漳浦古城历史悠久,经历多次变迁。唐朝开元四年始建县署,宋朝绍兴年间开始重建,明朝洪武三年知县张理改建为规制宏伟的大堂。城垣最初由宋朝末期建造,后经多次修筑,至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抗清队伍作战略转移后堕毁漳浦县城,随后被更筑。学宫最初...
1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描述了漳浦县筹建海外联谊大厦的过程。经过热心人士的协力,大厦最终选址在县城西大街与环城北路南侧交汇处蜜果厂拆迁地段。在三次选址后,最终确定了这个位置。筹建会向台、港、侨三胞发出募捐启事,得到热烈响应,多位乡亲慷慨解囊,献出建设费用。...
13
知识出处: 漳州府志 | 时代:
李志道漳浦。選。瑞和孫。以子名楊,贈連平和知州。
1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 时代:
李长庚,字酉卿,号西星,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考授知县,封贵州道监察御史。李瑞和父。
1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时代:
蔡祚周,字君旋,号幼石,西街金芳内人,蔡而烷次子,西街御史李瑞和的女婿。康熙十一年选贡,授福州府学教授。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