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405条
析出资源
943条
图表
201条
人物
4条
事件
1113条
地名
19条
专题
17条
作品
107条

检索条件

与 “惠安县” 相关
共 2405 条 25 / 161
361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明洪武八年,龙山驿改名为锦田驿,沿道增设9个铺,每铺有4-5名铺兵。这些铺还设置了邮亭。
362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电报局成立于民国4年,先后由福建省电政监督处和国民政府交通部管辖,民国33年改称电信局,民国36年定址于县城内中山北路130号,为四等电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信局并入惠安邮电局。
363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邮电局在1949年被人民政权接管,1951年与县政府建设科总机及邮政营业所合并。1952年被核定为四等局,1955年和南安邮电局同列为五等局。1962年恢复双重领导体制,并收回农村人民公社邮电机构。1970年邮电体制进行调整,...
364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惠安县邮政经济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邮路、设备、业务等。
365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县的县际邮路和县内邮路的发展历程。县际邮路在民国初期已有发展,但后来由于战争原因受到破坏,直到1950年才重新开通福州—晋江—厦门的自办邮线。县内邮路的发展则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改革和完善,包括民国时期的步班、...
366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福厦公路全线沟通后,惠安通往外地的邮路有所发展。日寇侵占厦门后,邮路车运中断,改用邮差接力运邮。1950年4月,福州一晋江—厦门的自办邮线开通,惠安成为中途邮件交换点。
367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惠安县域邮路在民国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水线、步班、自行车班和汽车邮路等。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城乡邮线,推行“五定”制度,乡邮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1984年开始实行乡村邮路承包制,1989年经过改革和完善,乡邮承包队伍稳定...
368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邮政设备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完善,从民国初年的简陋设备到1989年拥有多种交通工具和邮政设备。
369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邮政业务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完善。早期由民信局收寄书信,民国时期开始经营函件、包件和储汇业务。1949年后,业务量逐年稳步增长,1978年后迅速发展。惠安邮电局率先实行邮件投递革新,提高稳投率,方便用户。1986年开办邮政储蓄业务...
370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早期民众书信由民信局收寄,1903年官方开始经营邮政函件业务,1951年随着交通恢复和邮政资费统一,收寄函件大幅增长。1985年收寄函件达240.71万件,1989年随着电话通信发展,收寄函件降为218.47万件。
371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清代惠安的包裹业务由民信局兼办,业务量极少。随着邮政代办所、邮局的设立和邮政业务的推广,邮政部门直接管理包裹收寄业务。民国时期实行包裹收寄检查制度,抗日战争胜利后包件业务有所回升。1950年后实行全国统一邮政包裹资费标准,改革开放...
372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惠安邮政储蓄历史悠久,民信局兼营储蓄业务。民国时期邮政储汇分立,惠安列为乙类汇票局。1949年后停办储蓄业务,1986年重新开办,当年收储9.27万元。1987年开办有奖储蓄,当年吸储余额达77.93万元。
373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惠安邮电部门未开办报刊发行业务,由报贩和书店销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邮电部门开始办理报刊发行业务,1956年成立发行工作组。1971年领导强调征订党政重要报刊杂志,1979年订销报刊量达578.56万份。1985~19...
374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惠安邮电局在1957年开始办理机要通信业务,1959-1961年服务范围扩大到公社一级。1977年只办理县(团)级以上机要通信业务,1983年停办县级以下业务。1983年成立机要组,由县邮电局直接管理并接受泉州市邮电局的业务指导。
375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84年惠安开始在营业组设集邮门市部,1986年成立集邮协会,协会的成立促进了集邮业务的发展,1987年集邮业务收入达2.01万元,此后逐年稳步增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