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建设” 相关
共 60 条 3 / 4
31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那时办公条件也是相当简陋。除了一部传真机还算值点钱外,几科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办公室是租借五〇一台闲置不用的旧收讯机房,那是临街的一栋二层小木屋。我们在街边那面墙上打了一扇门,在二楼木地板上摆上几张桌子,这就是我们的广告部和编辑部了。...
32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报纸既已办起来,就要当作一件事办,一定要把它办好。这不但是办的人的责任,也是看的人的责任。”自从第一张报纸与读者见面,我们就深深感受到肩上责任的重大。而读者的信赖和爱护,也增强了我们克服困难的信心,为我们每一个前行...
33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97年元旦清晨7:30,漳州市政府大院。参加完新年升旗仪式的在家的市五套班成员和各界代表准时来到市委团结楼的会议室,参加漳州人民广播电台开播仪式。当汪莉莉台长从市长李天森的手中接过台匾时,时钟正好指向八时正。“您好!这里是漳州人民广播电...
34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漳广诞生的1997年,已是电视传媒热透半边天的时候,昔日“老大”广播受其冲击和影响,日渐西下,正处在低谷中。加上漳州本来就没有无线广播,百姓家中没有收音机,出租车在当时更是凤毛鳞角,漳广在这个时候开播,有人戏称是“生不逢时”。为了在低谷中走...
35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之后,漳广并没有裹足不前,他们把目标盯在了创精品上。1997年12月,由漳广全体工作人员自编自导自演的广播剧《乡长曾潮洲的最后一天》正式开排了。而这时的漳州台虽然拥有较先进的播出设备,但在广播剧制作方面是一个空白点。为了自...
36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2000年度有一期的《漳州广播电视报》刊登了漳广的一则启事,请全市广大听众投票评选最差节目,并承诺被评为最差节目的主持人将实行末位淘汰。因为现今人们看到的都是评优一类的活动,而漳广却公开评差,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经过评比,《商业直播...
37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漳州市广播电视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到1998年底,全市112个乡(镇)已有70%以上实现市、县、乡(镇)光缆联网,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全市尚有160个行政村、四万四千多农户收听看不到广播电视节目。1999年初,国家计委、国家...
38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1999年初即把“村村通”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会后,各县(市、区)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成立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广电局也相应成立了“村村通”工作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立即把工作中心转...
39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各县按照市局提出的建设规划和建设原则,立即组织业务人员,对辖区内的广播电视盲区村进行详细调查,分组到各级进行实地勘察,摸清覆盖范围内的用户数和农户分布情况,设计出建网的模式、信号分配的方法及所需设备、器材的数量,汇总成图表,对于实施乡村有线...
40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按计划“村村通”工程必须在国庆节前完成,目的是让山,区的村民看上建国五十周年的庆典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广电部门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大力协作,经过2个月奋战,至1999年9月上旬,漳州市所有行政村,已全部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有的还...
41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通过考试,向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聘请为村有线电视管理人员,有各乡镇有线电视站的指导下,开展维护管理工作,做到小问题不出村,一般问题不出镇的维护管理目标。各县还专门设立村村通广播电视维修中心,由专人负责管理,并配有备份器村,一遇故障立即抢修,...
42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通过以上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大大地推进了我市气象业务现代化,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和服务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在为各级政府提供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譬如在9610、9714、9810号台风、正面袭击我市的9414号台风、199...
43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在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的地球变化中,地球人企望逃离地球飞向宇宙去寻找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但此举谈何容易!因此,地球人近年来形成一种共识:还朴归真,回归大自然。地球表面伏有“岩石圈”,是供人类立足之地,也是46亿年来地质作用的产物。尤其是空气质...
44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根据1954年7月中央侨务扩大会议精神,经市人委会批准,确定在市区西姑池划为华侨新村地址,面积8万平方米,由政府拨给长期使用。1956年正式成立“漳州市华侨新村筹建委员会”,推选林开德先生为主任,委员12人。建筑工程由侨联筹建会统一安排,配...
45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民国7年,孙中山命陈炯明兴师“援闽护法”。陈率部向军阀盘踞的闽西南进军,建立“闽南护法区”,辖汀漳龙17个县。护法区总司令部设在漳州原汀漳龙道道署,漳州成为护法区首府。陈部进漳后,大力振军经武,扩大势力,提出“建设新社会,提倡新文化”施政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