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平阴县” 相关
共 1157 条 61 / 78
901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年初一是中国传统的最重要节日之一——春节。清早,至爱亲朋,同事邻居村民之间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便开始了。 拜年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大体分为家拜、近拜、远拜等形式。首先是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拜完年后,长辈要给小辈压岁...
902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将夜称宵,所以正月十五就称为元宵节。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观赏灯火,所以又称灯节。 旧时老百姓习惯用面粉做成十二生肖灯,做工细致,形象逼真。寓意在于消病除灾,使人口兴旺。元宵节晚上,人们...
903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农历二月二日,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这天家家户户有炒“蝎子爪”(料豆)的习俗。“蝎子爪”分甜咸两种。一般选粒大的黄豆,先用水泡,晾干之后或炒或油炸,或放盐或放糖。据说吃了“蝎子爪”能一年不被蝎子蜇、五毒攻。二月二这天,走在大街小巷里,街坊邻居...
904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旧时,寒食断火,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清明是扫坟祭祖的日子,民间又称为“鬼节”,与七月十五、十月一总称为“三冥节”。 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但民间大都把两个节日合二为一。一般叫清明,少数...
905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五月五日为端午节,最普通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家家户户几乎都吃鸡蛋和粽子。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老百姓为避其遗体被鱼龙所伤,纷纷包粽子并用彩线缠绕投入江中驱赶鱼龙,以后逐渐演变为吃粽子悼念屈原的习俗。 端午节之日,各家大门口...
906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夏至是我国农历24节气之一,多在阳历6月22日前后几天。这一天,阳光照晒的时间最长。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这一天不少地方要吃凉面条以纪之。煮熟的面条捞出后放入刚从井里取出的凉水里,过水再吃,以示吃食可以“着凉”了。 据传,这天在平阴...
907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又称乞巧节或女儿节,习称“七夕”。 这天,七个姑娘或一帮女人聚一块互相学习织、绣技巧。晚上,要包饺子,摆供祭天。有的说是祭牛郎织女的,这一天,天下所有喜鹊很难见到,传说它们都飞向天上银河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会面。有的要玩到深夜,还要到葡萄架...
908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佳节吃月饼是流传已久的风俗。中秋节这天,各家各户都要置办佳肴美酒,欢度佳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秋饮食习俗。 月饼,也叫“团圆饼”,是最有中秋象征意义的食品。从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宋代就有月...
909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重阳,中国的传统节日,《易经》一书将“九”定为阳数,九月九,两九相重,所以定为重阳节。节日前后,秋高气爽,风清月朗,可登高赋诗远眺,或赏菊饮酒。 在平阴,重阳节则有打围的习俗一直沿袭下来。几十人或数百人,从日出前一字排开,不拿枪械专持短棍,...
910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习称“鬼门开”的日子,鬼魂四散开来,来年清明才能归家。这天,普遍都上坟添土祭祖,烧香、纸,坟前摆上供果或饺子。 十月,天快冷了,后辈们担心阴间老人无寒御衣穿,就扎成纸衣烧掉,称做送寒衣。 有的地方,外孙女们可去外祖父家去上坟。上坟的规模可大...
911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腊八节这天,家家户户都熬腊八粥,腌腊八蒜,有的也包水饺。据说喝了腊八粥增福。做腊八粥要做得稠一些,粘糊糊的,粘是“连”的谐音,意思是连年丰收。各家各户提前把蒜剥好,浸在醋中,等到过春节时,蒜瓣葱绿,味稍酸,醋味稍辣,...
912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民间俗称过小年。 祀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间进行的。祭祀时还放鞭炮,将煮好的饺子和汤盛到碗里,放上双筷子,摆上糖瓜、果品,然后烧香叩头,把旧灶神像揭下烧掉。口里念念有词:“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旧灶烧了以后(春节后再把新...
913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旧时每到年除夕,家家户户都有贴年画、贴春联的习俗。给节日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息。 年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中堂、条屏、挂签、桌围、喜幅、窗顶等。都以喜庆祥和的画面为主。“年年有余”的年画颇受老百姓的喜爱,画面上一对白胖娃娃,穿着红兜肚,各骑在大...
914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际、国内一些有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的日子,经中央人民政府规定和提倡,渐成中国人民的重大节日。 1月1日,元旦,阳历年。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 3月12日,植树节。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5月4日,中国青年节。 ...
915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传统观念认为,生儿育女是家庭中的一喜,所以称怀孕为“得喜”。孕妇又称作“双身人”,她们在接人待物礼尚往来中,有许多禁忌。旧时认为,孕妇不能参加婚礼,在新娘看来,婚礼上见到双身人,一辈子生活都不会顺利。孕妇也不能参加葬礼,尤其不能见到尸体,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