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平潭” 相关
共 2321 条 122 / 155
1816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麻疹在全县城乡普遍流行,由于没有任何预防措施,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1950年,麻疹列入传染病管理范围,加强防治,降低死亡率。
1817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白喉为平潭烈性传染病之一。民国时期数次大流行,严重威胁儿童生命。1952年开始对部分7岁以下儿童进行白喉类毒素预防注射。当年发病72人,死亡21人。1959年、1963年、1966年3次全县性流行,发病1378人,死亡56人。
1818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50年代,百日咳病盛行全县,每年发病人数均在千人以上。1951年,成立区、乡、村三级疫情报告网。1953年后,百日咳病列入传染病范畴管理。1953--1969年,全县百日咳发病人数达16516人,死亡11人。
1819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对慢性病的防治情况。
1820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肺结核俗称“肺痨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死亡率很高。1950年平潭县人民政府接管基督教医院后,即对肺结核病人进行登记,至1952年,全县有肺结核病970例。1953年以后全县每年收容肺结核患者80---100人住院治疗。
182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麻风病俗称“病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无麻风病防治机构,旧寺庙、破渔寮成为患者的栖身之所。
182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平潭港口乡、镇暗娼不少,患性病者较多。1950年起,县政府严禁卖淫嫖m,关闭娼妓场所,控制性病蔓延。1954年成立平潭县性病检查站,对确诊梅毒、淋病、软硬性下疳患者进行治疗。
182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钩虫病是平潭农村常见病、多发病。1953年全县钩虫病就诊一千多人。1954年11月,县卫生局组织医务人员检查38个村,查出钩虫病患者1601人,全部实行免费治疗。1955年全县采用土荆介油、四氯化碳驱虫4万人次。
182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医疗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护理。
1825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清康熙末年,李学立由福州迁居平潭小庠,开设中药铺,并为人施治。嘉庆初,李氏后裔迁居潭城开设“三益堂”药铺,坐堂行医。
1826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20年代初,杨香山在县城南街开设西医诊所——“香山医寓”。随后,外地医生黄雅清在县城大路顶开办西医诊所,设内科门诊兼民案验伤。至20年代中期,平潭有西医诊所3家。因技术力量薄弱,医疗器械不足,只能凭借体温计、听诊器,进行一般常见病...
1827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民国时期,平潭县中西医各自发展,互不融通。1951年,县政府号召个体开业医自愿结合组织联合诊所,为县内中西医结合的开端。
1828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民国20年(1931年)平潭县基督教医院成立时,只有1名男护士负责门诊注射室工作。民国23年,随着医院业务扩大,增聘2名护士,1名助产士,负责门诊注射室及产房的护理工作。
1829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医政管理、药政管理、公费医疗管理。
1830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民国时期,卫生行政工作由县民政科兼管。个体诊所多由业主自己行医或聘请坐堂医生行医。民国20年(1931年)平潭县基督教医院成立后,由基督教会聘用医护人员。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