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护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82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护理
分类号: R197
页数: 1
页码: 635
摘要: 本段介绍了民国20年(1931年)平潭县基督教医院成立时,只有1名男护士负责门诊注射室工作。民国23年,随着医院业务扩大,增聘2名护士,1名助产士,负责门诊注射室及产房的护理工作。
关键词: 平潭 医疗 机构

内容

民国20年(1931年)平潭县基督教医院成立时,只有1名男护士负责门诊注射室工作。民国23年,随着医院业务扩大,增聘2名护士,1名助产士,负责门诊注射室及产房的护理工作。民国27年平潭县卫生院成立时,有护士2人,助产士1人,开展门诊注射室工作。民国34年,县卫生院扩大医疗业务,增设病房,收容住院病人,护理人员增至5人。
  1951年,成立平潭县人民政府卫生院,配备护士7人,助产士3人,药剂员1人,轮流值班护理,没有明确分工。1958年以后,县医院的护理工作逐渐开始分科,各公社保健院开始设立病房,护士主要任务是为病人打针、输液和进行常规护理。
  1976年10月,县医院内外科分开,设立内外科两个护理单元。1978年,设立内科、外科、妇儿科、传染科4个护理单元,任命各科护士长,设立中心药房,加强药品管理,改变各病区护士自行分药的做法。1979年,妇科与儿科分设,成立两个护理单元,县医院各病区、各护理单元实行排药卡制度,由护士负责领药、送药到病人床头。同年9月,为缓解县医院护士紧缺状况,经省卫生厅批准,县医院与福清卫校挂钩筹办护士班,至1990年共举办3届,培养合格的中专护士毕业生126人。此后,县医院护理部成为卫校护士班的实习基地。
  1984年初,县医院为加强门诊管理,各诊室配备分诊护士,保健科配备保健护士,同时建立门诊手术室、观察室、咨询服务台。同年8月,内科分成两个护理单元。1986年,县医院设立护理部,任命各独立护理单元护士长10人,副护士长6人。进入90年代,县医院护理部严格按照二级甲等医院护理标准,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护理质量不断提高。至1995年全县有护理人员350人,每万人拥有护士9.4人,其中主管护师23人,护师(士)277人。护理人员均取得护士执业执照。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