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吴木信” 相关
共 11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漳浦县委宣传部长许其伟同志在龙岭宣传革命道理,鼓励百姓投身革命运动。
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漳州青龙寺中“梦中灵应”匾额的来历和相关历史故事。文章通过对陈嘉谟遗像的发现、寻访和采访,揭开了匾额的来源和赠送原因,展示了漳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信仰。
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1950年代初期参与抗美援朝时期的经历。作者回忆了自己是如何在县城的林女士的文化班学习,并且受到抗美援朝宣传活动的影响。文章还描述了当时社会上开展的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包括唱歌、集会、游行以及学校进行的相关教育和宣传活动。
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红军纪律严明,爱护老百姓,保护小商人,工农是兄弟,说话要好嘴,无产阶级劳苦大众大家都欢迎。出发与宿营要记清,借物要还人,打破(损坏)要赔钱,方便(大小便)要仔细,洗身避女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要实行。
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些姓氏的起源、发展和迁徙情况。
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西门外小山城,即石榴镇山城村,辖下寮和山城两个盆地。下寮盆地有楼、寨、田婴翅、五坵坵等废社遗址,山城盆地有旁山口、大园头、径仔口、寨尾、洋尾、新楼、径头等废社遗址。
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西浯吴氏宗祠重建理事会于2002年重建吴氏宗祠思远堂,集资13.2万元,历时一年完成。宗祠保持明代始建、清代及民国初年重修之旧规,增建门屋、改土墙为石墙、屋顶盖琉璃瓦等。旨在缅怀宗功祖德,造就孝子贤孙。
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吴氏始祖强老公的墓地被重新修造,强老公是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逝世,享寿七十一岁,葬于漳浦马口甘棠。修造工作由各地吴氏宗亲代表组成的《强老公古墓修造理事会》负责,于2004年完成。这座古墓被认为是风水极佳的福地,修造后可以...
9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漳浦地区在民国时期经历了农民运动和革命斗争。李连升等人在漳浦地区开展农民运动和抗捐抗税斗争,郑森森等人在马坪一带秘密组织农会、宣传革命道理。童子团在革命游击区龙岭、山城活动,学习内容与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紧密结合。红军反围剿取得胜利...
1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吴木信在龙岭小学的任教经历,包括学校的创办、发展、困难和重建等过程。作者描述了早期学校设备简陋、生活艰苦,但师生们怀有热心教与学的精神,克服困难,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随后,学校经历了困难时期和“文革”冲击,但始终坚持教学工作,成为完...
1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正文
这首诗描述了夫妻二人在抗战期间,各自为保卫家乡和生产奋斗的情景。他们互相支持和鼓励,坚持不逃难,共同为赶走日本侵略者而努力。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