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早期革命老区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781
颗粒名称: 漳浦早期革命老区教育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2
页码: 628-62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漳浦地区在民国时期经历了农民运动和革命斗争。李连升等人在漳浦地区开展农民运动和抗捐抗税斗争,郑森森等人在马坪一带秘密组织农会、宣传革命道理。童子团在革命游击区龙岭、山城活动,学习内容与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紧密结合。红军反围剿取得胜利,但国民党反动派采用“连保连坐法”对老革命根据地进行破坏。
关键词: 漳浦县 教育 农民运动

内容

1926年(民国十五年)中共中央农民部特派员李连升(李联星)与李烽等在漳浦搞农民运动,在县城成立农民运动讲习所,在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成立农民协会。1927年8月初,中央派陈少徵抵闽,加强闽南党的特委领导,在漳浦召开了重要会议,改选了特委。李联星仍任农委。会议后,他先在漳浦,嗣后偕同王占春等同志在长桥、刈后、丹井等村创办“醒民学校”,以教学为掩护,搞农会工作,教民识字,他们利用教书和演戏等方式,进行革命宣传,发动民众开展抗捐抗税斗争,当时溪内塘仔、刈后丹井、山南等地农民纷纷加入农会,党组织根据群众的强烈要求,拘捕捐棍王安邦,鼓舞民众的斗争情绪,接着以夜校(农会)为阵地,做好思想鼓动工作,组织庞大的抗捐抗税队伍,开进漳浦县城,革命斗争的烈火使漳浦一小撮军阀、土豪坐立不安。
  1930年(民国十九年)中共漳州中心县委派出郑森森、陈元宰、张觉觉等同志到漳浦马坪一带工作。以小学教员的身份,创办农民夜校,秘密组织农会,宣传革命道理,开展抗捐斗争。1931年王占春支队到车本、山城工作,着手组织苏维埃,以农会、夜校为阵地谈思想、学文化,开展抗“封灯捐”,抗“飞机捐”宣传活动。1932年后,在革命游击区的龙岭、山城,为配合土地革命形势的需要,组织童子团,有团员20多人,他们上午牧牛,或帮理家务,带弟妹,下午读书,念歌谣。傍晚,学习军事体操,为预防“白军”(反动派)的突然袭击,夜晚随同家长上山隐蔽。设在龙岭田洋自然村的儿童团,他们组织起来,进行不定期的活动,学习文化,进行军训,教唱革命歌曲,没有固定的课本,由文化教员选择一些适合儿童念的顺口溜和歌谣或歌曲为教学内容,有时也教一些村落或土地名称,有时也教些家具、农具名称,让团员逐字抄在粗纸上就成为“课本”。文化教员是兼职的,为使学习持续下去,及时培养小助手,让其掌握一定字数,以便随时教给别人。童子团所教的内容与歌曲是与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紧密结合的。1931年“9.18”事变,日本侵略军袭击沈阳,继之霸占东北三省;1932年1月,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当时童子团教的歌曲是这样唱的:“童子团,莫相骂,日本占咱东三省,工农凄惨无日暝(夜),日本鬼,真侥悻,强奸乱淫查母婴(妇女、少女),无空人(穷人),迫到无路可逃生”。“童子团,要和好,日本出兵到热河(原属东北一个省),杀人放火滥使做,反动派,出卖民族利益甲伊和(妥协投降),老百姓,亲受挨打无奈何”。与此同时,在赤水山成立的“草鞋班”(专为游击队员制作草鞋,有的称为妇女班)十多人,上午读书识字唱歌,下午打制草鞋,有时分散到各家挨户做发动思想工作,当时的副班长打草鞋能手吴亚快,回忆班里教的“种田歌”是这样唱的:“农民唱出一条歌,一年通天(三百六十五天)着拖磨,受风受雨受饥寒,年冬若好打平过(只够糊口),年冬若歹大狼狈(走投无路),田主(地主)收租提布袋,农民无空(贫穷)将囝(孩儿)拖去卖。”反映旧社会农民兄弟的悲惨生活。在红三团的驻地龙岭、山城、车本等老革命根据地“暗学”(夜校)曾经教过“十劝姐妹”革命歌曲,流行一时,现据老赤卫队员吴竹习同志口述,吴木信记录的材料整理于下:
  一劝妹,免想君,现在世界乱纷纷(指三、四十年代的黑暗社会),各地百姓起红军,打土豪,把伊(他们的)田园供咱分,无空人(贫苦农民),快向革命老区来投奔。
  二劝妹,着当想(应当想),现在世界无同样,白军、土匪滥使抢,种田人,受伊敲剥千万样,不革命,日后必定被他抢去财物和衣裳。
  三劝妹,着(要)灵通,革命男子走四方,饥寒交迫冻风霜,全希望,革命快快来成功,今呀日,艰苦实在无当讲(无处诉)。
  四劝妹,免流泪,不是你哥爱离开,为着革命听指挥,若被反动仔抓去杀头又斩腿,不决心,日后一定无所归。
  五劝妹,免艰难(莫伤心),不是你哥薄情人,为着革命离开心要安,你阿妹想着实在也不甘,有时细细来想眼滓流落手巾淡(湿)。
  六劝妹,免细字(仔细),革命查姆(妇女)满满是,不通(不要)挂念哥男儿,齐心起来帮助红军伊,你阿哥也着出力气。
  七劝妹,免着惊(害怕),为了革命牺牲好名声,留落万古人传名,你阿哥今天应该带路行,你阿妹在家不通(不可)乱做歹名声。
  八劝妹,免伤心,革命有时睡山顶,霜露冻着满身冷,有钱人(地主、土豪、劣绅),睡着棉被共(和)绣枕,翻身想,目滓流落湿满襟。
  九劝妹,免悲哀,穷人团结齐起来,打倒一切反动派。工农兵建立苏维埃,你阿哥安心通回来。
  十劝妹,着放心,在家照顾父母亲,不通(不可)暝日(夜日)来棘(伤)心,全希望革命成功快来紧,合家团圆谢党恩。
  在红军反围剿胜利的大好形势下,我县反清剿也屡次挫败敌人。1936年(民国廿五年)国民党反动派败羞成怒,使出恶毒的一招,采用“连保连坐法”,对老革命根据地进行“移民并村”,一些老区、游击区、白区“红点户”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原来采用“因地制宜”的多种办学形式的夜学、草鞋班、童子班倍受摧残。就是后来陆续回村以后也不能复办。直至解放前的十余年间,只是断断续续地办些简陋私塾,原来地处穷乡僻壤的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教育更是落后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老区教育工作。1951年至1953年间,县老区办公室主任吴运琳同志(后曾任漳浦副县长)在他负责老区工作期间,受党和政府的委托,深入基层,走遍我县革命老区125个基点村,进行调查研究,为老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兴建学校,办了实事。1952年,县人民政府派公办教师到老区小学,是年老革命根据地办起小学27所(含单人教师校)教师75人,学生2533人。当时派往老区的外地教师,听从党的召唤,与老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能为老区人民多做点工作感到自豪,他们除完成全日制小学教学任务外,还包教成人夜校,培养了不少民师,为老区群众代写书信、条据、门联,深受老区群众的钦佩与爱戴。
  如今,老区人民继续发扬革命传统,兴办学校,集资增建校舍,添置校教具,千方百计提高教育质量,为老区后代茁壮成长、为祖国四化建设输送人才,迈着矫健的步伐昂首阔步前进。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柯清元
责任者
李连升
相关人物
李烽
相关人物
陈少徵
相关人物
王占春
相关人物
王安邦
相关人物
郑森森
相关人物
陈元宰
相关人物
张觉觉
相关人物
吴竹习
相关人物
吴木信
相关人物
吴运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