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2条
事件
5条

检索条件

与 “刘子正” 相关
共 12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正文
1935年,新泰教师开展反“甄别”斗争,于一川在肥城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开办刘杜''新华医院”,中共新泰县委恢复,刘伯戈、周茂森叛变,莱芜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山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建立,新泰、东平爱国师生响应一二九运动,赵健民在肥城开展党的...
2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正文
1936年,新泰党组织发动教师开展索薪斗争,莱芜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共东平戴庙支部建立,东平党组织获发展,刘仲莹、鹿省三分别到鲁西北和鲁东工作,万里在东平七区开展党的工作,省委派秦云川到莱芜、新泰、泰安等地联络、恢复党组织,新泰党组织瓦...
3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时期的泰山区,主要包括泰安、莱芜、淄川、博 山、新泰等县全部和历城、章丘胶济路以南地区,面积近万 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迅速占领平津,并沿津 浦铁路大举南侵。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全国人民强烈要 求...
4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正文
1939年,泰山特委成立,四支队英勇出击,直属县委建立,顽固派制造“太河惨案”,特委争取黄瑞璋部反正国民党,特委部署大量发展党员,四支队分兵出击日军,泰莱历章四县联办成立,特委加强地方武装建设,四支队民运工作成绩突出,泰山区军民英勇反''扫...
5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正文
1948年,一地委贯彻“三大方案”,莱芜、博山之敌出动骚扰,济南之敌重兵“清剿”历城南部,地委成立生产救荒委员会,山东我军发起津浦线夏季攻势,泰山区全境解放,地委总结执行“三大方案”情况,鲁中南区党委成立,地委布置三大任务,检查生救工作,泰...
6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时期的泰南区,是以原泰山区一部分为主组 成的,1941年9月建立,1945年10月撤销。其辖区几经变 动,大致北以泰(安)莱(芜)公路、南以滋(阳)临(沂)公路为 界,西至津浦铁路,东缘沂蒙山区,包括新泰全部、泰安、莱 芜南部、蒙阴...
7
概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时期的泰南区,是以原泰山区一部分为主组成的,1941年9月建立,1945年10月撤销。泰南区地处鲁中、鲁南与冀鲁豫边区结合部,境内有徂 徕山、莲花山和蒙山三大山区,山峦重叠,地势险要,是鲁中 沂蒙山区中心抗日根据地的西大门和山东省委...
8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自I月起,在外地隐蔽的刘夏峰、刘子正和刘莱夫等分别从枣庄、济南等地回到莱芜。2月12日,刘仲莹召集刘莱夫、鹿省三、刘子正等在亓家毛埠村外举行会议,推选刘莱夫任县委书记。不久刘莱夫调省离任,刘仲莹又召集县委会议,鹿省三、刘夏峰、刘子正等出席会...
9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8月,莱芜县委第一次党代会在温石埠召开,120余名代表选举产生刘子正为书记的莱芜县委。董琰、王涛等参加了会议。
10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8月,中共山东分局召开会议,总结缩小行政区工作。鉴于敌人控制泰莱平原、封锁泰莱等公路,我南北联系不便的形势,为加强泰山区南部斗争的领导,分局决定建立鲁中三地委(泰南地委),董琰任书记,张烈任宣传部长,刘子正任组织部长((1942年7月到职)...
11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2年6月,刘子正调任泰南地委组织部长。
12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4年3月,鲁中区党委召开地、县委组织部长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关于“整风”的指示,会期历时两月余。区党委书记罗舜初在会上作了整风示范报告,并带头参加整风学习。泰南地委组织部长刘子正和各县委组织部长马子诚(泰宁)、刘木易(新甫)、...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