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1400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D231
页数: 13
页码: 313-325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的泰南区,是以原泰山区一部分为主组成的,1941年9月建立,1945年10月撤销。泰南区地处鲁中、鲁南与冀鲁豫边区结合部,境内有徂 徕山、莲花山和蒙山三大山区,山峦重叠,地势险要,是鲁中 沂蒙山区中心抗日根据地的西大门和山东省委领导机关联 系延安的通道,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早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这一地区即有共产党的组织 和活动。致使泰山区的南北联系发生极大困难。
关键词: 中共泰南区 历史大事记 概述

内容

概述
  抗日战争时期的泰南区,是以原泰山区一部分为主组成的,1941年9月建立,1945年10月撤销。其辖区几经变动,大致北以泰(安)莱(芜)公路、南以滋(阳)临(沂)公路为界,西至津浦铁路,东缘沂蒙山区,包括新泰全部、泰安、莱芜南部、蒙阴西部、费县、平邑北部、泗水北部、宁阳东部地区。1945年有人口120万,自然村庄2339个。
  泰南区地处鲁中、鲁南与冀鲁豫边区结合部,境内有徂徕山、莲花山和蒙山三大山区,山峦重叠,地势险要,是鲁中沂蒙山区中心抗日根据地的西大门和山东省委领导机关联系延安的通道,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早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这一地区即有共产党的组织和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这一地区的党组织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深入发动群众,组建了数支抗日武装,开辟了徂彳来山、莲花山、新泰东部、新泰南部及蒙山等多处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抗日斗争。日军亦不断对该地区进行“扫荡”和“蚕食”,敌我双方争夺激烈,斗争非常艰苦。1941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从全国形势看,日本侵略军集中了其侵华总兵力的60%、伪军的90%以上对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部队。从1941年3月开始,日军在华北先后推行了5次“治安强化运动”,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企图摧毁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在鲁中区,日军首先对泰山区进行轮番“扫荡”,大量安设据点,实行封锁、围困。至1941年夏,敌人已封锁、控制了泰(安)莱(芜)公路及平原地区。致使泰山区的南北联系发生极大困难。如何坚持泰山区的抗日斗争,成为摆在鲁中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941年6月,鲁中区党委在爱峪湖(沂南县)召开地、县委书记会议,总结交流了各地建设根据地的经验,讨论如何巩固抗日根据地问题。会议针对逐渐恶化的形势和山东分局关于划小行政区的指示,决定在泰山区南部建立泰南地委(鲁中区党委三地委)。
  1941年9月18日,中共泰南地委在太公峪(新泰县)正式成立,董琰任地委书记,时辖新蒙、新甫、泰安、泰宁4个县。1942年1月,封振武从泰山军分区带部分武装赴泰南区筹建泰南军分区。1942年春,为贯彻中央军委“主力部队地方化”的指示精神,山东纵队决定由山纵四旅兼泰山军分区,原泰山军分区司令员赵杰率原军分区机关大部分人员赴泰南区,正式组建泰南军分区,赵杰任司令员,地委书记董琰兼任政委,封振武任副司令员,单洪任参谋长,熊飞任政治部主任。同时,鲁中区党委决定撤销蒙山工委及蒙山行政联合办事处,所辖费北县和蒙阴县南部地区划归泰南区,原蒙山联办主任徐元泉等赴泰南区筹建泰南区行政联合办事处。1942年6月,泰南区行政联合办事处在三小庄(泰宁县)正式成立,封振武任主任,徐元泉任秘书主任(后任副主任)o1942年底到1943年初,地委在新泰西部和凤仙山一带开辟工作,分别建立了新西工委(李春之任书记)和凤仙山工委(曹宇光任书记)。1943年下半年,凤仙山工委改为泰泗宁县委;新蒙县撤销,其原属新泰部分与新西工委合并为新泰县。1944年秋,新甫县与新泰县合并,仍称新泰县。到1945年10月泰南、沂蒙两区合并前,泰南区共辖新泰、泰安、泰宁、泰泗宁、费北5个县。
  泰南区抗日斗争的历程,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41年9月至1943年6月。在这一时期,日本侵略军“蚕食”、控制了泰南大部分地区,抗日斗争极其艰苦。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泰南地委领导全区军民,坚持武装斗争,转变斗争策略,开展各种形式的对敌斗争,坚持了泰南抗日根据地,度过了黎明前的黑暗;第二个时期为1943年下半年至抗日战争胜利。随着全国抗日斗争的胜利发展,该区的斗争环境、工作条件开始逐步好转。地委一方面继续带领地方武装发动局部反攻,收复失地,歼灭日军有生力量;一方面大力加强根据地建设,党的各项政策在根据地内得到落实,群众抗日热情空前高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岀了贡献。
  泰南地委成立不久,日军即开始对鲁中沂蒙区中心根据地发动空前规模的冬季大“扫荡”,围绕蒙山增设了30余处据点,构成环蒙封锁线。1942年5月,日军大举侵占泰(安)泗(水)宁(阳)边区,致使该区全部沦为敌占区,我党的工作被迫转入地下。1942年7月,日军数千人突然“蚕食”徂徕山区,环山安设30余处据点、炮楼.挖筑封锁沟、墙80余公里,将山内群众全部赶至山外,制造徂彳来山“无人区”。同时,日军在泰安县大肆推行“自首”政策,使泰安县党组织遭受重大损失,县党政领导机关及县区武装被迫转移到莱芜境内的莲花山区坚持斗争。1942年10月,敌人又出动重兵,对沂蒙山区发动“拉网合围”大“扫荡”,企图围歼我山东党政军及鲁中区机关和主力部队。随后,敌在新蒙边区的龙廷、土门、苗庄、平子、北师店及泰宁县的刘杜、岔河等地安设了据点,致使新蒙边区我党政军机关和部队的活动地区大大缩小。泰宁一带大部沦为敌占区或游击区。1943年1月,日军又“蚕食”了莲花山区,新甫县党政军民遭受重大损失,基层党组织遭严重破坏.党员损失较大,县区武装分散转移,形势极度恶化。
  这期间,日军频繁出动重兵对泰南根据地进行“扫荡”。仅据1941年冬至1942年冬一年时间内的不完全统计,日伪军对泰南根据地的“扫荡”达30余次,其中动用兵力在千人以上的有6次。敌还严密控制了交通线,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将整个泰南区分割为十几块联系困难的小块根据地。盘踞徂彳来山、莲花山南部地区的伪匪万金山、陈三坎、冯光田、陈锡纯、史贞祥及费县惯匪刘桂堂等部,时常配合日军行动,袭扰我根据地和八路军,捉捕抗日工作人员,破坏我基层党政组织,惨害群众。此时,泰南区还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军需民食十分匮乏。基干部队、地方武装多以连、排的小部队活动,在日伪军和国民党地方顽固派夹击中,战斗频繁,减员较多,根据地面积大大缩小,活动区域受到限制。地委、军分区领导机关和基干武装曾一度转移到新蒙边缘山区活动。为战胜困难,坚持抗战,泰南地委遵照山东分局、鲁中区党委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决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领导泰南区广大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1年冬,日伪军5万余人对沂蒙山区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泰南地委遵照鲁中区党委指示,领导全区军民配合鲁中主力部队开展反“扫荡”斗争。泰宁县委组织县区武装和群众对磁(窑)新(泰)公路及铁路展开大破袭,截断了谷里至西营间的铁路及公路交通,并配合主力一度攻克盘车沟等十几处敌伪据点。新蒙县机关和独立营跳出敌人的合击圈,并相机袭击了敌人的运输队。接着独立营又配合主力部队拔掉了北师伪军据点,歼敌两个小队,破袭了新泰至莱芜的公路交通。泰安县区武装也对泰(安)新(泰)公路展开破袭,炸毁公路桥一座,迟滞了敌人的行动。在鲁中军民的共同斗争下,取得了这次反“扫荡”斗争的胜利。针对逐日恶化的形势,为加强对敌斗争,地委根据上级指示,成立对敌斗争委员会,地委书记董琰兼任书记。
  1942年夏,徂徕山区遭敌“蚕食”。地委及时研究制定反“蚕食”对策,同时派地委宣传部部长张烈到泰安县帮助开展反“蚕食”、反“自首”斗争。1942年秋,鲁中区党委组织部部长高克亭、地委书记董琰到莲花山区检查工作,帮助泰安县、新甫县制定反“蚕食”、反“自首”斗争措施,指示泰安县委要积极开展斗争,组织精干的武装工作队,打回徂徕山去。同时,决定将泰安县委改为徂彳来山工委,开展秘密斗争,尽快恢复徂彳来山区的党组织。从此,徂彳来山工委领导全县军民进行了长达两年之久的反“蚕食”、委“自首”斗争。1942年10月,地委率机关和部队从敌人重兵驻防、严密封锁的泰宁中心区转移到新蒙边区根据地。为继续坚持泰宁一带的抗日斗争,地委决定由军分区参谋长单洪率十一团三营仍留泰宁一带开展游击战争。
  为开辟新泰西部敌占区的工作,地委于1942年12月派李春之、曹礼琴、王子文、王雨斋等深入新西地区,成立新西工委(书记李春之)和办事处(主任曹礼琴),恢复发展党组织,开展对敌斗争。1943年1月,为恢复开展泰(安)泗(水)曲(阜)宁(阳)边区工作,地委决定建立凤仙山工委。莲花山区遭敌“蚕食”后,为便于领导,鲁中区党委决定将新甫县再划回泰南区(1942年2月费北县划归泰南后,将新甫县划归泰山区)。为领导莲花山区军民开展反“蚕食”斗争,地委派组织部部长刘子正到新甫县指导布置工作,帮助新甫县委研究措施,尽快恢复被破坏的党组织。泰南军分区也派精干武装插进莲花山区,帮助整理、恢复地方武装。1943年2月,鲁中区党委负责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舜初来泰南区检查工作,帮助地委解决了一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指示地委要加强泰宁地区的工作。根据罗舜初同志的指示,地委决定将泰宁县委改为中心县委,由地委宣传部部长张烈兼任中心县委书记,领导泰宁、费北、泗北一带的工作。同时,以十一团三营为骨干成立泰宁游击大队,加强游击战争。这支武装为坚持泰宁地区的抗日斗争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彻底扭转新西地区的斗争局面,新西工委在逐步恢复建立党组织的同时,对盘踞该区的顽匪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在军分区武装的帮助下,于1943年5、6月间,先后歼灭了史贞祥、陈锡纯、冯光田3个顽匪团,新西形势开始好转。到1944年,恢复建立了20多个党支部、3个区委和区公所,开辟了100多个村的工作。新蒙县区武装在主力部队的协助下,经过艰苦的斗争,收复了大崗山区根据地,拔掉了西高都伪军据点,扩大了高都区根据地。
  在对敌斗争中,地委积极发展民兵武装,大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为统一领导全区的民兵工作,地委成立了武装工作委员会,军分区参谋长单洪兼任主任。到1942年底,全区有组织的民兵发展到3500多人。广大民兵始终处在战斗第一线,侦察敌情,袭扰、围困据点,打击小投出动之敌,几乎是天天参加战斗。他们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积小胜为大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扭转泰南局面,坚持泰南抗日根据地作岀了重要贡献。地委还大力开展对敌伪军和伪政权基层人员的瓦解和改造工作。地委和各县委都设立敌工部,军分区设敌工科,区委建立敌工站,专门做对日伪军的瓦解和打入工作。敌伪军工作的开展,方便了我党我军的活动,削弱了敌人力量,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斗争中,地委非常重视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了像王寅轩、范炳章、林笃泉、苗岩坡、李贯三、亓聘如等一大批民主人士,他们与共产党一道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岀了贡献。
  地委在全力领导军民开展对敌武装斗争的同时,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政权建设。地委成立以后,克服斗争条件艰苦、干部缺乏等困难,很快完成了各个机构的配置配备工作。到1942年夏,地委、办事处领导机关基本健全,工、农、青、妇、文等群众抗日团体亦相继建立。之后,地委根据上级组织的指示精神,对全区的基层党支部进行了一次普遍地整顿工作。通过这次“整支”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的政治素质,纯洁了党的组织,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当地领导群众抗日的核心和堡垒。1942年6月,地委抽调机关干部组成减租减息工作团,赴各县帮助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地委书记董琰,带领机关干部到泰宁县帮助开展这一群众运动,各县委也均组织工作团或工作队到各区帮助工作。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大大削弱了封建势力,改善了贫雇农生活,提高了农民的觉悟和抗日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对敌斗争的开展。为贯彻中央精兵简政的方针,地委、各县委和部队,都对机关进行了精简。泰南军分区对机关进行了两次较大的精简。先将司令部、政治部的科改为股,供给处、卫生处改为科;后又将司令部、政治部的股全部撤销,股长改任参谋或干事。十一团划归泰南军分区领导后,军分区将其团部撤销,直接指挥到营。精兵简政的实行,使机关更加战斗化,部队战斗力提高,同时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三三三
  泰南地委领导全区军民经过艰苦斗争,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随着全国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局势逐步好转。
  自1943年夏季开始,泰南我军连连发动攻势,收复了大片敌占区,根据地不断扩大和巩固,党的各项工作全面开展。首先,地委遵照鲁中区党委指示,贯彻“敌进我进”的方针,地委、军分区和办事处领导机关及基干武装,从新蒙边区插回泰宁腹地开展斗争。为适应变化的形势,鲁中区党委对区划进行调整:撤销新蒙县,原蒙阴部分仍划归蒙阴县(属沂蒙区),原新泰部分与新西工委合并重建新泰县;撤销泰宁中心县委,恢复泰宁县委;将凤仙山工委改为泰泗宁县委。在新汶煤矿区及津浦铁路沿线,建立新汶矿区工委和泰(安)吴(村)铁路工委。调整后的泰南地委,领导新泰、新甫、费北、泰宁、泰泗宁5个县委和很徕山工委。新汶矿区工委和泰吴铁路工委受鲁中区党委和泰南地委双重领导。
  1944年春,泰南我军开始发动局部反攻。首先收复了费北白马关一带大片敌占区。继之攻克徂彳来山南麓部分伪军据点,袭击了华丰煤矿东号日军据点,攻克费北重镇仲村,获重大胜利。5月,我军又在泗北发动攻势,连续攻克中册、南百顶、星村等8处据点,收复泗北地区及刘杜、岔河一带村庄。泰安县独立营智取王家庄日军据点,打破了徂徕山封锁线。在秋季攻势中,我军又收复了蒙山前后大片村庄,根据地已连成一片。11月,我军收复平邑、铜石、地方等地,根据地迅速扩大并与鲁南区连接起来。莲花山区经过艰苦的反“蚕食”斗争,形势亦开始好转,在我军攻克了八里沟、圣井、东牛泉等据点后,迫使敌人撤走了设在莲花山区的十几处据点,新甫县的抗日斗争转为公开活动。
  在对敌斗争中,我军对日伪军,特别是对伪军的争取瓦解工作发挥了很大作用。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泰南区的大多数伪军据点都有了内线关系,个别据点还有我地下工作人员。一年多的时间,先后有白马关(费北)、仲村(费北)、上冶(费北)、平邑(费北)、刘杜(泰宁)、八里沟(新甫)、崔家庄(泰安)等十儿处据点的千余名伪军起义或反正,极大地削弱了敌人的力量。对伪政权的争取改造工作亦收到很大成效,全区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伪区政权和绝大多数乡、村政权基本上被我掌握控制着,方便了我党我军的活动。
  对敌军事斗争的胜利,扩大与巩固了泰南抗口根据地,改善了工作环境,各项工作迅速发展,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进一步加强。到1944年底,全区党员发展到5091人。通过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尤其是在党内开展整顿“三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党整风运动以后,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党员的素质普遍得到大的提高,党的各级组织战斗力大大增强。随着形势的好转,地委进一步加强对政权建设工作的开展与领导,新建一批区、村级政权,加强了县政府的工作,并将泰南办事处改建为泰南专署(鲁中第三专署,程鹏任专员)。在根据地内,各区相继开展了普选运动,民主选举区、村长。泰南专署及各县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地区的有关政策,保护了群众的利益,增强了我党领导下的各阶层抗日志士的团结,有力地支持了对敌斗争。在这一时期,地方武装迅速发展,不断掀起参军热潮,县区武装不断升级到主力部队。1944年11月,泰南军分区组建第九团(团长戴文贤,政委刘振华);1945年又组建了八团(团长郑志士,政委张海棠)和七团(团长徐振明,政委缺),成为泰南区的主力武装。
  1945年春夏两季,泰南我军继续展开对敌攻势作战,歼灭了敌人的大量有生力量。1945年2月,九团及泰泗宁县地方武装和民兵,协同鲁南我军一举攻克泗水县城,全歼伪“和平建国军”第十军荣子恒部和伪泗水县保安队,收复国土560平方公里。此役受到山东军区通令嘉奖:“泗水的光复,为我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鲁南、鲁中部队均有崇高的战绩”。接着,泰南我军配合鲁中主力部队攻克蒙阴县城,摧毁了敌历年来对沂蒙山区“扫荡”的重要屯兵基地,使泰南区与沂蒙区连成一片。1945年5月,泰南军民同心协力,艰苦斗争,粉碎了日军对该区的最后一次大“扫荡”。6月,鲁中军区发起讨厉(文礼)战役,泰南九团一营在团政委刘振华率领下奉命参战,取得了大的胜利。7月,泰南我军发起临(沂)费(县)边战役,克敌强固设防的上冶等5处据点, 将敌环蒙封锁线彻底摧毁,解放了大片敌占区。至此,费北县全境获得解放,并与费东县连成一片。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8月10日,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8月11日,山东我军向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展开大反攻。泰南我军奉命整编为山东野战军警备第三旅,钱钧任旅长、熊飞任政委。根据鲁中军区命令,警三旅及泰南所有地方武装向新汶矿区、东太平(磁窑)及大汶口一带日伪军发动攻势,收复国土。8月26日,我军收复新泰县城。9月初,警三旅在钱钧指挥下攻打泰安县城,经激战未克。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了投降书,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四
  抗日战争胜利后,泰南区党政军民遵照上级指示,完成了收复据点、肃清残敌、动员参军等工作。9月,鲁中区第二矿务局成立,接管了新汶矿区。为迅速扩大解放区,泰泗宁县委开辟了津浦铁路以西的南驿区。为实现中央的战略部署,根据上级指示,泰南地委抽调大批区级以上干部,组成鲁中干部大队第三中队奔赴东北,为发展东北解放区做出了贡献。
  1945年10月,为适应抗战胜利后的新形势,山东分局对鲁中区的组织、区划进行调整:沂蒙地委与泰南地委合并为沂蒙地委,专署、军分区相应合并,王涛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封振武任军分区司令员,程鹏任专员。原泰南地委、专署、军分区的干部大部到沂蒙区工作;徂徕山工委划归泰山区,与泰历县合并恢复泰安县;新泰县原莱芜部分划归泰山区,与莱芜(北)、莱东合并,恢复建立莱芜县;恢复新泰县;撤销泰泗宁县,机关和辖区并入泰宁县;新泰、泰宁、费北3县归沂蒙地委领导。至此,泰南地委宣告结束。
  泰南地委自建立至与沂蒙地委合并,历时4载。在这4年多的时间内,地委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领导全区军民,战胜重重困难,坚持、巩固和发展了泰南抗日根据地,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岀了重要贡献。

知识出处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泰安历史大事记》第一卷起自1925年8月泰安有共产党员的活动,止于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主要记述了泰安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政权、武装力量、群众团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大事、要事。 《大事记》由概述和大事条目组成。使读者在了解历史梗概和党史脉络的基础上,阅读研究大事记。由于泰安地区建国前后党史情况截然不同,故一、二两卷在编排方法上有较大区别。第一卷,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有两个地委(泰山、泰西),分属山东、冀鲁豫两大战略区,抗战后半期一度(四年多)形成三个地委,历史和区划情况复杂,且在过去的工作中已各成体系地编写出三个党史大事记,即《中共泰山区党史大事记》、

阅读

相关人物

董琰
相关人物
封振武
相关人物
赵杰
相关人物
单洪
相关人物
徐元泉
相关人物
李春之
相关人物
曹宇光
相关人物
万金山
相关人物
陈三坎
相关人物
冯光田
相关人物
陈锡纯
相关人物
史贞祥
相关人物
刘桂堂
相关人物
曹礼琴
相关人物
王子文
相关人物
王雨斋
相关人物
刘子正
相关人物
罗舜初
相关人物
范炳章
相关人物
林笃泉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日本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泰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