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刘仁恭” 相关
共 22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卷记述在清雍正九年(1731年)置县时,县治署设在梁城。随着县名的更改,梁城也改称为宁河城里或宁河镇。到了民国27年(1938年),宁河镇被冀东抗日游击队攻占,国民党宁河县公署于当年7月24日从宁河镇迁至芦台镇。
2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卷介绍了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古城宁河镇和芦台镇。宁河镇曾是东汉末年储备粮食的军事城市,名为军粮城,明朝时期改称为梁城。芦台镇则是唐代海口镇的延续,曾是重要的盐业中心和交通枢纽。这两个古城在清朝和民国时期都有着繁荣的商业和文化氛围,其中芦台...
3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宁河镇曾有多个名称,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在清代之前,宁河镇有城墙遗址,但到清代已无存。宁河镇在清代是一个繁盛的地方,拥有多条街道、桥梁、渡口和商业店铺。芦台镇也有着丰富的历史,被称为“千年雄镇古芦台”,是京师的门户。镇内有许多庙...
4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卷介绍了清代及清代前营汛、民国时期武装和人民武装的情况。其中,清代营汛包括芦台军、芦台巡检司、梁城守御千户所、海防守御千户所等;民国时期武装包括守备队、警备队、伪保安队、红枪会等;人民武装包括丰玉宁联合县大队等。
5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了清代及清代前营汛、民国时期武装和人民武装的情况。其中,清代营汛包括芦台军、芦台巡检司、梁城守御千户所、海防守御千户所等;民国时期武装包括守备队、警备队、伪保安队、红枪会等;人民武装包括丰玉宁联合县大队等。
6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兵役制度、武装组织和人民武装。其中,兵役制度包括募兵制、征兵制、志愿兵役制和义务兵役制等。武装组织包括芦台军、巡检司、守御千户所、通永镇等。人民武装包括守备队、警备队、伪保安队、红枪会等。这些组织和制度在不同的历史...
7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宁河县历史上的兵事包括刘仁恭、刘守文、刘守光父子之战、天成之乱、刘六、刘七起义和抗倭斗争等。在抗倭斗争中,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倭寇曾入侵宁河北部地区;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军入侵大沽口一带,清军进行了抵抗;清咸丰十年...
8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宁河县的历史事件,包括刘仁恭、刘守文、刘守光父子之战、天成之乱、刘六刘七起义和抗倭斗争等。刘氏父子之战发生在唐乾宁年间,刘仁恭在境内筑梁城屯兵,势力不断扩大,后被其子刘守文攻打魏州失败,旋即被李恩安征伐,刘守光自封卢龙节度使并...
9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军政人物刘仁恭、刘守文、刘守光、赵德钧、杜立德等人的传略。
10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宁河县旧志序跋及文献选录的情况,主要包括乾隆四十四年《宁河县志》序、乾隆四十四年《宁河县志》跋、重修宁河县志序、宁河县主要城镇历代文献记载选录、《宝坻县记》等。
11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因水运发达,千帆竞过,留下了许多船坞。城内四通八达,城外寺庙众多。每年七月十五日,城隍爷会坐着藤轿出巡。城内火会备有救火器械,依赖施舍维持生计。
12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芦台是天津市宁河县的行政驻地,其名称始于唐代。它曾是卢龙节度使的军镇,取名“卢台”,后来演变为“芦台”。在古代,芦台是防御海口的重要据点,也是重要的贸易中心。该地区的蓟运河经历了多次变迁,现在与古镇名称芦台相互依存。据考古资料,芦...
13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正文
芦台军是唐代的一个军事建制,芦台军镇守使是负责统领军队的首领。历史上担任芦台军镇守使的人员有赵元德、刘守光、赵德钧、房知温、乌震和张藏英。
14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刘守光是唐朝末年的卢龙节度使,为做皇帝营造宫殿、选美女、炼丹药。发现儿子与自己的小妾私通后,将儿子杖出家门,引发父子战争。刘守光攻占幽州城,自称卢龙节度使,废黜父亲职务。后被哥哥刘守文击败,但刘守光在战场上未立即处决刘守文,却将其...
15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唐朝
刘守文,系刘仁恭之子。光化初年(约公元898年)袭取沧州,任沧州节度使。继而攻取魏州,被李思安击败。刘仁恭被刘守光囚禁后,他率兵征伐刘守光。天佑七年(公元910年)正月,在芦台被刘守光杀死。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