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仙游县” 相关
共 2201 条 10 / 147
136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位于戴云山脉东坡,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主体为马蹄形。境内以中、低山及丘陵为主,盆地、河谷错杂其间,海拔差异大。最高峰为石谷解,海拔1803.3米;最低点为枫亭海滨,海拔仅5米。境内分成四个不同的地貌地带。
137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的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东北部和南部边境,其中西北部多为中山,海拔在800米以上,东北部多为低山,海拔在500~800米之间。丘陵主要分布于中部和南部盆地、谷地周围,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山间盆地与河谷平原主要分布于中部,东...
138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的地貌分为四个主要分布区域:西北部中山区、东北部低中山区、中部丘陵低山及盆谷交错区和南部丘陵台地区。西北部中山区海拔在800~1800米之间,山高谷深,地表切割严重,是全县最高地带;东北部低中山区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
139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境内的山地主要分为四个区域:西北部山岭、东北部山岭、中部山岭和南部山岭。这些山岭受不同走向的构造影响,包括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等。西北部的十八股头—石谷解—白岩尖是仙游与德化两县河流的分水岭,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
140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仙游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季风进退明显,雨季、干季显著;夏长不酷热,冬短少严寒,一年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由于受地形和陆海位置的影响,具有北部的中亚热带和南部的南亚热带两种不同类型的海洋性气候特征。
141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四季天气。北部山区为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南部平原和沿海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境内年平均气温15°~21℃,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4300~6720℃,无霜期230~3...
142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四季天气。气温方面,1月最低,7月最高,上半年气温逐月上升,下半年气温逐月下降。降水量方面,分布不均,春夏两季降水集中,其中6月最多,12月最少。降水强度大,常受台风暴雨袭击。相对变率较大...
143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各节气与物候关系。
144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文字包含了云、雾、霜露、雷电、虹、晕霞、风、节气等方面的谚语。其中,云谚语提到根据天空的云况预测天气;雾谚语讲述雾天的天气变化;霜露谚语讲述霜露的天气变化;雷电谚语讲述雷电的天气变化;虹、晕霞谚语讲述虹和晕霞的天气变化;风谚语讲述风的天...
145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地表水系发达,主要属于木兰溪、大樟溪、枫慈溪、晋江东溪、沧溪等5条溪流。其中,木兰溪是福建省八大河流之一,流经西苑、度尾、大济、龙华、鲤城、城东、赖店、榜头、盖尾等9个乡镇,是该县的主要河流。此外,该县还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146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的溪流蜿蜒曲折、短小、湍急,落差大,易涨易退,属山地性溪流。木兰溪是福建省八大河流之一,发源于西苑乡仙西村黄坑桥头,流经仙游县多个乡镇,进入莆田境内,最终向东至三江口入海。仙游县还有大樟溪、枫慈溪、晋江东溪、沧溪等4条主要溪...
147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3亿吨,枯水年为0.97亿吨,可利用量为0.84亿吨。全县地下水可划分为2个大分布类型:北部湿润山地贫水区和中部和南部水量中等-贫乏低山丘陵区。其中,北部地区的水量贫乏块状基岩裂隙水类型和山间洼地浅埋藏孔...
148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的地下水水质良好,适宜饮用和工农业用水。福建地质学校在赖店镇南埔村打了一眼管井,该井深度为14.11米,其中0~5.8米为残坡积砂质粘土和粘质砂土,5.8~9.83米为弱风化的石英闪长岩,富含裂隙水。该地区裂隙水具有深循环的...
149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的土壤类型包括水稻土、红壤、赤红壤等。其中,水稻土是主要的耕地土壤,面积33.25万亩,分布在东西乡平原、沿海、河谷平原和山间谷地。红壤是分布最广的土壤,面积达1795791亩,在海拔200~700米的丘陵山地都有分布。赤红...
150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仙游枫亭海岸线曲折多弯,海水每月有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从农历二十六起潮,由小潮转为大潮,初三、十八日为最大潮,后渐转为小潮,周而复始。每昼夜有两次涨潮和退潮,时刻相同,潮水间隔6小时,当日的潮时比前一潮时晚48分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