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气候 物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64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气候 物候
分类号:
P468
页数:
12
页码:
97-1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仙游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季风进退明显,雨季、干季显著;夏长不酷热,冬短少严寒,一年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由于受地形和陆海位置的影响,具有北部的中亚热带和南部的南亚热带两种不同类型的海洋性气候特征。
关键词:
仙游县
自然地理
气候
内容
仙游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季风进退明显,雨季、干季显著;夏长不酷热,冬短少严寒,一年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由于受地形和陆海位置的影响,具有北部的中亚热带和南部的南亚热带两种不同类型的海洋性气候特征。
第一节 气候特征
一、类型
仙游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少雨干燥;夏半年盛行偏南风,气温高,雨水多,气候温热湿润。又因境内北南地势高差悬殊,形成北南两种不同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北部山区为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南部平原和沿海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境内年平均气温15°~21℃,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4300~6720℃,无霜期230~340天,年均日照1935.5小时,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4622.6兆焦耳/m2。年降水量1300~2300毫米。热量、水分、光照等三大基本气候资源比较丰富。
二、四季天气
县境内北部山区一年四季明显。南部平原、沿海常年呈现长夏短冬气候特点。
春季(3~6月) 春季分为前春(3~4月)和后春(5~6月)。本季内冷暖气流势均力敌,常交锋于仙游县上空。使春分前后低温阴雨天气经常发生。后期时节,夏季风势力大增,与北方冷空气交绥,加上仙游县地形的影响,常出现连绵不断的阴雨或雷阵雨,时值黄梅成熟上市,俗称“梅雨”。北部山区春来迟,气温低,云雾多。春季常出现春寒或倒春寒以及大风、冰雹、雷击、暴雨等强烈的灾害性天气。
夏季(7~9月) 受热带气团控制,盛行偏南风,天气多晴,温高湿大,日照充足。午后山区多雷阵雨。每年有3~4个热带风暴或台风影响,常造成狂风暴雨、风灾洪涝严重。若无台风影响则出现夏旱天气,给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造成困难。常年北部山区少暑天,多雷雨,少干旱。
秋季(10~11月) 多受大陆高压控制,天高云淡,天气多晴,气温适中,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当北方有较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时,可出现“秋寒”天气。
冬季(12~2月) 受大陆冷气团控制,天气稳定,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小。当受到强冷空气影响时,将引起强烈降温,大部分地区有霜或严重霜冻,常出现冻害,北部山区尤为突出。见表2-3
第二节 气候要素
一、气温
仙游县气温1月最低,7月最高,上半年气温逐月上升,下半年气温逐月下降。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5.0~21.0℃之间。木兰溪沿岸平原和东南部沿海略高于20℃,北部和西北部山区低于18℃,境内气温自东南向西北随地势、海拔的升高而递减,变化明显。见表2-4,表2-5
气温日变化以日出前(5~6时)最低,午后(13~14时)最高。本县气温日较差平均8.9℃,12月最大为9.8℃,6月最小为7.6℃。
鲤城地区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年平均有116天,从3月上旬至12月上旬都可出现;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的酷暑天,年平均有19天,主要出现在7~8月;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7℃,分别出现在1957年7月31日和1978年8月1日。
日最低气温■3℃的日数,年平均仅11.5天,从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上旬间出现;日最低气温■0℃的寒冷日出现的机会较少,年平均只有3.5天,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间;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5℃,在1967年1月17日出现。
仙游县各地积温分布情况:≥0℃积温,木兰溪、枫慈溪沿岸平原、沿海丘陵在7300℃以上;中部、西南部丘陵低山和中北部低山谷地在5800~6500℃;海拔高度700米以上的西北部高山区小于5800℃。≥10℃的积温和水稻安全生长季活动积温,见表2~6。
仙游各地无霜期在233~341天,长短差达108天。鲤城地区经实测,历年平均初霜日期为12月20日,最早为11月14日,最迟为2月17日,平均终霜期为2月9日,最早为12月14日,最晚为3月6日。年平均霜期52.4天,最多90天,最少1天。根据实测和理论推算,各地霜期、无霜期,见表2-7。
二、降水量
(一)降水分布
仙游由于受季风和县境地理条件的影响,降水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有明显的差异。全县各地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2300毫米。具体分布是:枫亭、郊尾、盖尾等地最少,在1300毫米左右;北部、西北部山区较多,凤山乡的前县达2300毫米;中部平原在1400~1600毫米之间。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增。见图2-1,表2-8。
从鲤城地区年降水分布看,本县降水集中于春夏两季,3~9月总雨量达1313.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4.7%。其中尤以6月最多,12月最少。
(二)降水强度
一年之中,早春以及秋冬两季降水强度小。晚春和夏季经常受台风暴雨的频繁袭击,降水来势猛、强度大。
鲤城地区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水量分别是:
1978年8月28日15时44分至15时54分,10分钟降水30毫米;
1975年8月31日15时23分至16时23分,1小时降水82.3毫米;
1963年7月1日9时51分至2日9时51分,24小时降水284.5毫米;
1963年7月1日8时至2日7时44分,一次连续最大降水量270.4毫米;
36年来,日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大暴雨,计有32次,平均每年出现将近1次,其中6月9次,7月10次,8月7次。
(三)降雨日数
降雨日数以春季最多,月平均达15天以上;秋季最少,月平均在6天以下。一年中5月雨日最多,平均达18.5天;11月雨日最少,平均仅5.6天。历年各月,最长连续降雨日数是1960年7月28日至8月18日,计连续22天降雨;最长连续无降雨日数是1963年12月26日至1964年2月4日,计连续无降雨51天。
(四)相对变率
各季雨量的年际变化,以春季较稳定,相对变率为20.6~55.4%;夏季次之,相对变率为24.1~89.9%;冬季最不稳定,相对变率为33.8~100.8%。由此可见,4~6月雨量充足而稳定;7~10月雨量不足又不稳定,易造成干旱;10~3月因农作物需水少,尽管降水量相对变率很大,旱情仍较轻。
三、湿度
湿度分为水气压和相对湿度。
水气压的年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一致。历年平均水气压为19.7百帕。水气压7月最大,平均29.9百帕;1月最小,平均10.3百帕。历年极大值出现在1967年7月31日,为38.3百帕;极小值出现在1973年12月31日,为1.7百帕。
相对湿度年变化与降水变化趋势一致,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其6月最大为84%,11月最小为73%。
全年湿度的变化情况,详见表2-9。
四、日照、太阳辐射
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935.5小时。日照最多年份是1963年的2332.9小时,最少年份是1984年的1492.1小时。年内,夏、秋日照多于冬、春。7~9月日照均200小时以上,7月达255.4小时,为全年最多;2月仅98.3小时,为全年最少。
历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4622.6兆焦尔/m2;7月、8月最多,分别为586.6兆焦耳/m2和533.4兆焦耳/m2,2月最少,仅135.7兆焦耳/m2。见表2-10。
五、气压、风
常年平均气压为1005.9百帕。一年中,12月最高,平均为1013.6百帕;8月最低,平均为996.9百帕。历年极端最高气压为1026.6百帕;极端最低气压为962.8百帕。见表2-11。
仙游县因受台湾海峡和境内地形的影响,全年盛行偏东风,东东北—东东南之间的风向频率为33%,此频率乃风向频率的三分之一。
全年平均风速2.2米/秒,极大风速32米/秒。平均每年有5.4次≥8级的大风,主要出现在晚春到盛夏,且大多为台风影响或正面袭击时所致。见表2-12,表2-13。
第三节 物候
仙游县各节气与物候关系见表2-14。
附气象谚语
一、云谚语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看天边云况)。
乌云过“横溪”,西北(雷雨)十八个。
朝有棉絮云,下午雷公鸣。
早怕南云涨,晚怕北云推。
白云盖山头,不到午时雨就来。
晨云走东,晒死老公;晨云行西,大水冲溪。
云自东南涨,下雨不过晌。
黄昏上云半夜开,半夜上云雨就来。
二、雾谚语
早上地罩雾,尽管洗衣裤。
春雾晴,夏雾雨,秋雾晒死芋,冬雾好走路。
久晴见雾雨,久雨见雾晴。
“下土”不过三日雨。
黄梅迷雾,雨在半路。
重雾之日必落雨。
浓雾不开成大水。
山雾雨,河雾晴。
三、霜露谚语
春霜雨,冬霜晴。
春霜不打草。
冬寒有雾露,无水做酱醋。
露水报晴天。
四、雷电谚语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雷响未雨水,有雨盛无水。
雷响惊蛰前,有水耙早田。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日雨绵绵。
雷打惊蛰节,早秧放生节。
雷打惊蛰后,挑水去种豆。
五月三、九雷,蕃茹厄大称锤。
雷打秋,四十日田口不要修。
雷打秋,地瓜厄大“柏西秋”。
雷打罩,雨现到。
夏至响雷三伏冷,夏至无雨晒死人。
东闪“三下罩”,西闪无雨到。
北闪无“灵紧”,南闪跑不及。
五、虹、晕霞谚语
东虹晴,西虹雨。
高虹晴,低虹雨。
太阳晕过午,无水洗脚肚。
日晕过午,晒死老虎;月晕半夜,水流石壁。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月生毛,水流河。
早上赤霞,等水泡茶;晚上赤霞,无水洗脚。
六、风谚语
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一场空。
春时东风双流水,夏时东风旱死鬼。
五月南风发大水,六月南风井底千。
七月秋(北)风雨,八月秋风凉。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
早东暗西,大水流溪。
久旱西风更不雨,久雨东风更不晴。
七、节气谚语
雨水雨水有雨无水。
上元无雨多春旱,清明无雨少黄梅。
立夏无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芒种雨水流坑,芒种晴,日晒路。
春寒多雨水,春暖多晴天。
交夏北风母,四十日大无好。
芒种下雨火烧溪,夏至下雨烂草鞋。
夏至水,饿死鬼。
雨打元宵灯,日晒清明田。
四月初九,十爬树戴雨笠。
六月甲申,七月雨淋。
六月庚申,八月雨淋。
芒种夏至,屎拉厝里。
六月初三雨,无草做“草步”。
霜降水,饿死鬼。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看交冬,交冬无雨满冬空。
初三、十八晴,好天到年晚。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92年,记述了仙游县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现状。分为自然、社会、经济、交通、工业、人物、风俗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