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候要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65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气候要素
分类号: P468
页数: 6
页码: 99-1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四季天气。气温方面,1月最低,7月最高,上半年气温逐月上升,下半年气温逐月下降。降水量方面,分布不均,春夏两季降水集中,其中6月最多,12月最少。降水强度大,常受台风暴雨袭击。相对变率较大,春季较稳定,夏季次之,冬季最不稳定。湿度方面,全年湿度的变化情况与降水变化趋势一致。日照和太阳辐射方面,7~9月日照均200小时以上,7月达255.4小时为全年最多;2月仅98.3小时为全年最少。气压和风方面未提及。
关键词: 仙游县 气候 气候要素

内容

一、气温
  仙游县气温1月最低,7月最高,上半年气温逐月上升,下半年气温逐月下降。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5.0~21.0℃之间。木兰溪沿岸平原和东南部沿海略高于20℃,北部和西北部山区低于18℃,境内气温自东南向西北随地势、海拔的升高而递减,变化明显。见表2-4,表2-5
  气温日变化以日出前(5~6时)最低,午后(13~14时)最高。本县气温日较差平均8.9℃,12月最大为9.8℃,6月最小为7.6℃。
  鲤城地区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年平均有116天,从3月上旬至12月上旬都可出现;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的酷暑天,年平均有19天,主要出现在7~8月;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7℃,分别出现在1957年7月31日和1978年8月1日。
  日最低气温≤3℃的日数,年平均仅11.5天,从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上旬间出现;日最低气温≤0℃的寒冷日出现的机会较少,年平均只有3.5天,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间;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5℃,在1967年1月17日出现。
  仙游县各地积温分布情况:≥0℃积温,木兰溪、枫慈溪沿岸平原、沿海丘陵在7300℃以上;中部、西南部丘陵低山和中北部低山谷地在5800~6500℃;海拔高度700米以上的西北部高山区小于5800℃。≥10℃的积温和水稻安全生长季活动积温,见表2~6。
  仙游各地无霜期在233~341天,长短差达108天。鲤城地区经实测,历年平均初霜日期为12月20日,最早为11月14日,最迟为2月17日,平均终霜期为2月9日,最早为12月14日,最晚为3月6日。年平均霜期52.4天,最多90天,最少1天。根据实测和理论推算,各地霜期、无霜期,见表2-7。
  二、降水量
  (一)降水分布
  仙游由于受季风和县境地理条件的影响,降水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有明显的差异。全县各地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2300毫米。具体分布是:枫亭、郊尾、盖尾等地最少,在1300毫米左右;北部、西北部山区较多,凤山乡的前县达2300毫米;中部平原在1400~1600毫米之间。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增。见图2-1,表2-8。
  从鲤城地区年降水分布看,本县降水集中于春夏两季,3~9月总雨量达1313.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4.7%。其中尤以6月最多,12月最少。
  (二)降水强度
  一年之中,早春以及秋冬两季降水强度小。晚春和夏季经常受台风暴雨的频繁袭击,降水来势猛、强度大。
  鲤城地区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水量分别是:
  1978年8月28日15时44分至15时54分,10分钟降水30毫米;
  1975年8月31日15时23分至16时23分,1小时降水82.3毫米;
  1963年7月1日9时51分至2日9时51分,24小时降水284.5毫米;
  1963年7月1日8时至2日7时44分,一次连续最大降水量270.4毫米;
  36年来,日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大暴雨,计有32次,平均每年出现将近1次,其中6月9次,7月10次,8月7次。
  (三)降雨日数
  降雨日数以春季最多,月平均达15天以上;秋季最少,月平均在6天以下。一年中5月雨日最多,平均达18.5天;11月雨日最少,平均仅5.6天。历年各月,最长连续降雨日数是1960年7月28日至8月18日,计连续22天降雨;最长连续无降雨日数是1963年12月26日至1964年2月4日,计连续无降雨51天。
  (四)相对变率
  各季雨量的年际变化,以春季较稳定,相对变率为20.6~55.4%;夏季次之,相对变率为24.1~89.9%;冬季最不稳定,相对变率为33.8~100.8%。由此可见,4~6月雨量充足而稳定;7~10月雨量不足又不稳定,易造成干旱;10~3月因农作物需水少,尽管降水量相对变率很大,旱情仍较轻。
  三、湿度
  湿度分为水气压和相对湿度。
  水气压的年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一致。历年平均水气压为19.7百帕。水气压7月最大,平均29.9百帕;1月最小,平均10.3百帕。历年极大值出现在1967年7月31日,为38.3百帕;极小值出现在1973年12月31日,为1.7百帕。
  相对湿度年变化与降水变化趋势一致,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其6月最大为84%,11月最小为73%。
  全年湿度的变化情况,详见表2-9。
  四、日照、太阳辐射
  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935.5小时。日照最多年份是1963年的2332.9小时,最少年份是1984年的1492.1小时。年内,夏、秋日照多于冬、春。7~9月日照均200小时以上,7月达255.4小时,为全年最多;2月仅98.3小时,为全年最少。
  历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4622.6兆焦尔/m2;7月、8月最多,分别为586.6兆焦耳/m2和533.4兆焦耳/m2,2月最少,仅135.7兆焦耳/m2。见表2-10。
  五、气压、风
  常年平均气压为1005.9百帕。一年中,12月最高,平均为1013.6百帕;8月最低,平均为996.9百帕。历年极端最高气压为1026.6百帕;极端最低气压为962.8百帕。见表2-11。
  仙游县因受台湾海峡和境内地形的影响,全年盛行偏东风,东东北—东东南之间的风向频率为33%,此频率乃风向频率的三分之一。
  全年平均风速2.2米/秒,极大风速32米/秒。平均每年有5.4次≥8级的大风,主要出现在晚春到盛夏,且大多为台风影响或正面袭击时所致。见表2-12,表2-13。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仙游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92年,记述了仙游县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现状。分为自然、社会、经济、交通、工业、人物、风俗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