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气候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3000064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气候特征
分类号: P468
页数: 2
页码: 97-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仙游县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四季天气。北部山区为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南部平原和沿海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境内年平均气温15°~21℃,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4300~6720℃,无霜期230~340天,年均日照1935.5小时,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4622.6兆焦耳/m2。年降水量1300~2300毫米。热量、水分、光照等三大基本气候资源比较丰富。北部山区春季气温低,云雾多,常出现春寒或倒春寒以及大风、冰雹、雷击、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夏季少暑天,多雷雨;秋季天高云淡,气候宜人;冬季受到强冷空气影响时,将引起强烈降温,北部山区尤为突出。
关键词: 仙游县 气候 气候特征

内容

一、类型
  仙游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少雨干燥;夏半年盛行偏南风,气温高,雨水多,气候温热湿润。又因境内北南地势高差悬殊,形成北南两种不同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北部山区为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南部平原和沿海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境内年平均气温15°~21℃,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4300~6720℃,无霜期230~340天,年均日照1935.5小时,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4622.6兆焦耳/m2。年降水量1300~2300毫米。热量、水分、光照等三大基本气候资源比较丰富。
  二、四季天气
  县境内北部山区一年四季明显。南部平原、沿海常年呈现长夏短冬气候特点。
  春季(3~6月) 春季分为前春(3~4月)和后春(5~6月)。本季内冷暖气流势均力敌,常交锋于仙游县上空。使春分前后低温阴雨天气经常发生。后期时节,夏季风势力大增,与北方冷空气交绥,加上仙游县地形的影响,常出现连绵不断的阴雨或雷阵雨,时值黄梅成熟上市,俗称“梅雨”。北部山区春来迟,气温低,云雾多。春季常出现春寒或倒春寒以及大风、冰雹、雷击、暴雨等强烈的灾害性天气。
  夏季(7~9月) 受热带气团控制,盛行偏南风,天气多晴,温高湿大,日照充足。午后山区多雷阵雨。每年有3~4个热带风暴或台风影响,常造成狂风暴雨、风灾洪涝严重。若无台风影响则出现夏旱天气,给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造成困难。常年北部山区少暑天,多雷雨,少干旱。
  秋季(10~11月) 多受大陆高压控制,天高云淡,天气多晴,气温适中,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当北方有较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时,可出现“秋寒”天气。
  冬季(12~2月) 受大陆冷气团控制,天气稳定,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小。当受到强冷空气影响时,将引起强烈降温,大部分地区有霜或严重霜冻,常出现冻害,北部山区尤为突出。见表2-3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仙游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92年,记述了仙游县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现状。分为自然、社会、经济、交通、工业、人物、风俗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