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0893条
基础文献
29条
析出资源
3202条
图表
1722条
人物
1075条
机构
66条
事件
1714条
地名
83条
专题
1219条
作品
1683条
实物
100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永昌史话
金昌文明的脊梁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
永昌圣容寺
永昌民俗(卷一)
金昌史话
永昌县志补编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
永昌年鉴 2006-...
永昌故事
焦家庄农业合作社史料
参加过西路军斗争的共...
刘萨诃、番禾瑞像与圣...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
永昌县志
永昌县农牧文史
永昌民俗祝祷奠祭文辞
永昌民间故事
美丽的北海子
永昌县城关镇志(19...
西路军鏖战永昌
骊靬探丛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诗花歌絮
永昌县志(1991~...
祝巍山文史论稿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
永昌县农村小康工程建...
检索条件
共 10893 条
615
/
727
9211
显美县城故址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
类型:
遗址
《读史方舆纪要》等史志均记:“显美县西汉置,属张掖郡,后汉改属武威郡,晋因之,后周省入姑臧。显美县城在今凉州西北。”《五凉全志圣集·永昌县志》记:“显美县城在永昌县城东,汉置。三国魏黄初中,凉州卢水胡叛,张既讨之,敌引还显美,既至武威,复进...
9212
焉支县城故址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
类型:
遗址
《读史方舆纪要》载:“焉支县在番和县界。”《五凉志》记:“焉支故城,县西七十里。今名高古城。晋永嘉五年,张轨置武兴郡,统焉支、新障二县,魏收《和志》‘番禾郡领焉支、新障二县,开皇中,并力乾、安宁、广城、新障、焉支五县地入之’。”清乾隆《永昌...
9213
永昌县城故址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
类型:
遗址
永昌县城最早筑于宋元年间。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指挥张杰又行增拓。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指挥高升添筑南关廓城。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参将王廷政又加筑。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知县吴宪青请帑补修。嘉庆六年(1...
9214
斡尔朵城故址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
类型:
遗址
斡尔朵城遗址,位于今永昌县城偏西南40公里的皇城水库东南边沿。为元阔端太子所筑宫殿(避暑宫)和牧马城,附近有永昌王墓及王妃墓,遗址均存。黄城儿(即皇城)元时为永昌王辖地,后长期属永昌卫、县管辖,今划隶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主编《永昌县志》时,编...
9215
花大门石刻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
类型:
建筑
花大门石刻,位于永昌县金川西村古长城北面壕墙山北壁之阳,因其形似大门而名。在左右宽约80米、高约50米的石壁上,浮雕出很多塔形雕刻,刻工精美,多座浮雕大小不等,大的约有2米高、1米多宽,每座塔的中间有一小方孔,据说是安放高僧骨灰的。诸多石刻...
9216
北山岩画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
类型:
建筑
金昌市境内,现存有4处岩画:一是北山岩画。位于永昌县焦家庄乡陈家寨村以北金川河北岸的大口子西侧,岩壁上有羊、牛、马等多种动物图形,这些动物图形不规则地散乱分布在约10米长、9米高的石壁之阴,共有32个单体,形象生动。二是涝池沟岩画。位于今永...
9217
永昌战斗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
类型:
文学
《永昌战斗》是诗人王定国所作的一首诗。
9218
减字木兰花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
类型:
文学
《减字木兰花》是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长陈靖老将军所作的一首词。
9219
社火秧歌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
类型:
艺术
社火秧歌在金昌市流传已很久远,地方特色浓厚,种类繁多,是民间文娱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社火一般由乡村、街道和民间自发组织活动。每逢新春佳节,群众自发组织社火队,从腊月就开始排练,正月初二或初三开始闹社火,扭秧歌,正月十五才能完全结束。这一阶段...
9220
皮影戏和木遇戏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
类型:
艺术
金昌市永昌县的皮影是清乾隆年间由长安传入,首先流行于清河地区永宁堡一带。较有名的有刘家影子和樊家影子。皮影戏也叫灯影戏,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绘画、雕刻、灯光、美术、音乐、歌唱、表演、造型为一体。皮影戏的人物形象、布景、道具等均由加...
9221
民歌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
类型:
艺术
金昌市流行的民歌比较丰富,内容广泛,曲调豁犷悠扬,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民歌曲调比较固定,有的曲子带有青海、陕北民歌的特色,有的是流传下来的,如《十里亭》《五哥放羊》《送情郎》等。有的经过融合,形成了金昌地区的独有特点。由于民歌的曲调固定,人...
9222
戏曲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
类型:
艺术
金昌在清代、民国时,就有民间戏剧的演出。以陕西传来的秦腔和眉户为主要剧种。解放后,永昌县成立了秦腔剧团,主要演传统历史剧。每逢节日,朱王堡、水源、双湾、宁远等乡村自发排演秦腔、小歌剧、眉户剧,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1958年,大部分公社成立了...
9223
音乐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
类型:
艺术
金昌民间音乐舞蹈历史悠久,形式多样。音乐一般包括器乐和声乐两部分,如戏剧音乐、曲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歌曲、歌舞等不同形式。戏剧音乐有秦腔、眉户、歌舞剧等,器乐有弦乐、管乐和打击乐。曲艺音乐有贤孝、说唱昌、念卷、快板等,器乐有二胡、撞铃、竹...
9224
舞蹈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
类型:
艺术
金昌市域内民间流行的舞蹈形式较多,简单粗犷。如社火中的狮子舞,由三人或五人化装为狮子,一人引逗,狮子做跑跳跌扑、翻滚抖毛、直立腾转、上山下山等动作,灵活多变,引人入胜。又如社火中的龙灯舞,纸扎龙头,鳞纹布套木芯作龙身,龙体内置灯,一人持绣球...
9225
圣容寺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圣容寺
|
类型:
遗址
圣容寺位于永昌县城关镇金川西村,距县城 12公里。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周武帝敕甘、凉、肃三州工匠历时三年建成,初名瑞像寺。 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周武帝废三教、毁寺庙、灭佛道,瑞像寺也在被焚毁之列。隋初,文帝好佛,各地被毁寺庙都...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