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圣容寺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圣容寺》
唯一号:
292035020220000115
作品名称:
圣容寺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11/001
起始页:
0022.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B947.242.4
主题词:
佛教-寺院
作品简介
圣容寺位于永昌县城关镇金川西村,距县城 12公里。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周武帝敕甘、凉、肃三州工匠历时三年建成,初名瑞像寺。 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周武帝废三教、毁寺庙、灭佛道,瑞像寺也在被焚毁之列。隋初,文帝好佛,各地被毁寺庙都得以恢复,瑞像寺也被修葺一新。 隋开皇九年(589年),凉州总管燕国公奉旨到瑞像寺,樊俭等人至瑞像寺出资供养。 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西征,闻瑞像寺祥名,驾临瑞像寺,宴请西域高昌国国王麴伯雅等27国国王,歌舞升平,场面宏大。隋炀帝有感于瑞像寺灵异,欣然改名 “感通寺”敕命天下摹写传形。 唐贞,观十年(636年),三藏法师玄奘从天竺国取经归来,歇住感通寺。 唐兵部尚书郭元振任安西都护,途经感通寺,曾拜谒瑞像,并画录瑞像,早晚膜拜。 唐中宗令御史霍嗣光奉旨敬奉瑞像。 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河西守军调往中原与叛军作战,河西空虚,吐蕃乘虚而入,占领河西五州,将感通寺改名“圣容寺”。当时,圣容寺香火鼎盛。 中唐以后称圣容寺。 清朝时称后大寺,是相对于县城北郊唐时敕建的前大寺金川寺之俗名。 1953年,圣容寺被拆毁,当时寺内仅有一名喇嘛。 2003年至 2010年,县内外佛教界募资逾 2000余万元,恢复重建了圣容寺。
知识出处
《永昌圣容寺》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圣容寺的历史渊源,文物古迹,自然人文景观,传说故事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