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支县城故址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唯一号: 292035020220000102
作品名称: 焉支县城故址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170.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928.72
主题词: 文化遗址-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读史方舆纪要》载:“焉支县在番和县界。”《五凉志》记:“焉支故城,县西七十里。今名高古城。晋永嘉五年,张轨置武兴郡,统焉支、新障二县,魏收《和志》‘番禾郡领焉支、新障二县,开皇中,并力乾、安宁、广城、新障、焉支五县地入之’。”清乾隆《永昌县志》记:“晋怀帝永嘉五年,依焉支山置县,县如山名。今西南高古城距焉支山不远,殆晋城之故址也。”《甘肃通志稿》记:“前凉时从番和县析置焉支县。”《秦边纪略》记:“后魏置焉支县于焉支山下,属番和郡”,“高古城,后魏之焉支城也”。清乾隆《永昌县志》记:“清雍正年间,在高古城旧址再建成廓,为正方形。”在主编新《永昌县志》期间,编者请文物考古专家学者与有关人员对全县古城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建筑遗址普遍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高古城时,邀请了当地村社干部和老人,了解了群众对该城的传说,据说这里曾建过焉支县。现存的高古城堡位于今高古城村,在大黄山(古焉支山)南麓,城略呈正方形,已残。东西328米,南北321米,北端有两墩,南北各置一门,夯土板筑,夯层厚18厘米,有护城河,河宽4米,城南有一座约40米见方的干涝池。经文物考古部门考证,焉支古城为晋代遗址,1982年,永昌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金昌史话

《金昌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金昌概览、千年沧桑、人杰地灵、天地钟秀、物华天宝、辉煌成就等栏目,介绍了金昌市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