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0893条
基础文献
29条
析出资源
3202条
图表
1722条
人物
1075条
机构
66条
事件
1714条
地名
83条
专题
1219条
作品
1683条
实物
100条
知识出处
全部
西路军鏖战永昌
永昌民俗(卷一)
永昌县志
美丽的北海子
永昌民俗祝祷奠祭文辞
永昌县农牧文史
永昌史话
永昌年鉴 2006-...
祝巍山文史论稿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
诗花歌絮
刘萨诃、番禾瑞像与圣...
永昌县志(1991~...
永昌县志补编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
永昌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县城关镇志(19...
永昌县农村小康工程建...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参加过西路军斗争的共...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
骊靬探丛
焦家庄农业合作社史料
金昌史话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
永昌圣容寺
金昌文明的脊梁
检索条件
共 10893 条
598
/
727
8956
永昌产育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旧时,由于生活困难,永昌的产育习俗比较落后。新婚夫妇同房受孕后,家中大人给媳妇一个红布裤带,绾带一方小铜镜或几枚麻(铜)钱,以示避邪,并嘱咐媳妇避见白事戴孝者和娶亲结婚者,以免胎儿受了白煞或红煞的伤害。妇女临产时,拆去炕上毡席,铺上炕灰或细...
8957
永昌服饰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旧时,永昌农民多穿自制土布或毛褐子。根据年龄和性别不同,将土布染制成青、蓝、紫、红、绿等色。夏季,男服多为对襟,女服为大襟,内穿大裆裤。冬季,男着对襟棉袄,女着大襟棉袄,穿棉裤。男子外出干活,多穿羊皮袄,富者穿褡面子皮袄。同时,为适应不同气...
8958
永昌饮酒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而且是一种文化象征。酒在祭祀、婚礼、佳节中各具习俗。饮酒时,必须行酒令,它是一种席间游戏助兴的节目,通常分为游戏令、赌赛令和文字令。旧时,永昌每个村子都酿酒,因酿酒的原料不同而酒质也各...
8959
永昌饮食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永昌盛产小麦、禾禾(青稞伙小黑豆)、小米、黄米,民众饮食也以面食为主,黄、小米次之。在食用上尤为小麦面粉制品花样繁多,做工精细,味美色正,风味各异。汤面有汤面条、饧面揪片子、拌面汤、山芋米拌面、糁子汤等。干饭有碱面、长面、干拌面、饧面拉条子...
8960
永昌饮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六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中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
8961
永昌试犁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一般在农历二月二,农民牵牛、拉犁到春地,烧纸放鞭炮,然后耕个园圈。在圈内象征性的直耕几犁。此俗叫试犁,表示春耕即将开始。
8962
永昌送粪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立春后,家家出猪圈粪,倒粪。在房前屋后堆积垃圾、杂草烧火粪,用小车或拖拉机运到地里,也叫出圈肥。
8963
永昌抢墒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开冻后抢墒耕地。清河地区一般在惊蛰前后,东西河地区一般在清明前后。境内谚语曰“九九八十一,耕牛都下地,家里送饭坡里吃”,此时正值“清明谷雨”前后,墒情好,可以春播。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的俗语。用老式播种,需扶耧1人,施粪2人、牵牲口1人...
8964
永昌夏管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到了夏季,农民忙于锄地间苗,除草灭荒,防早排涝,防虫保苗,田间到处早出晚归,俗语“五黄六月坐一坐,拾掇完了饮顿饿”。此时,三顿饭在田间吃。山区农民为了防鸟兽害,在麦田间绑扎草人,让其手拿扇子、棍棒,头戴草帽立于田间地头,风吹草人摇摆,俨然像...
8965
永昌割麦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二十世纪80年代前,山岭薄地收割小麦多为拔麦,用铡刀铡掉麦根,用作燃料。长势好的用镰刀收割,把割到的小麦捆扎成麦捆,凉干后拉运。90年代后,机械收割渐多,几乎所有小麦脱粒,均实现了机械化操作。
8966
永昌夏种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夏收结束后,清河地区要赶紧保墒,种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俗语“春争日,夏争时”,“夏季早撒一日种,秋收多打一担粮”。
8967
永昌打场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将晒干的庄稼铺在场上,用牛拉着碌碡滚打。打场时,使牛人一手牵缰,一手执鞭,放开大嗓,拖起高腔,发出“啦啦..”的号子声。牛随号子声的急缓而奔跑或缓行。也有不喊号的,“打哑巴场”。此俗,二十世纪 50年代前盛行,后为机械代替。
8968
永昌秋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收割秋季成熟作物,也是农民最繁忙的季节,有 “三春不如一秋忙”之说。
8969
永昌冬藏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入冬后,农活松散,俗称“冬闲”。场园里粮归仓、柴草归垛,农民忙于储藏大白菜、萝卜等蔬菜,一般要吃到春节后。近年来,随着塑料温室大棚的普及,各种时鲜蔬菜能够在冬季生产,整个冬春不再单纯依靠吃白菜萝卜。
8970
永昌念卷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念卷是永昌流行的民间说唱艺术,又称“宝卷”。由佛教的讲唱文“变文”演化而来,内容和变文一样,其中讲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韵文,属于讲唱文艺的一种。永昌流行的宝卷有两种,一种是佛教宝卷,内容有劝世经文,也有佛教故事,主要是《目莲僧宝卷》、《...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