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服饰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1066
专题名称: 永昌服饰习俗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22/001
起始页: 0028.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旧时,永昌农民多穿自制土布或毛褐子。根据年龄和性别不同,将土布染制成青、蓝、紫、红、绿等色。夏季,男服多为对襟,女服为大襟,内穿大裆裤。冬季,男着对襟棉袄,女着大襟棉袄,穿棉裤。男子外出干活,多穿羊皮袄,富者穿褡面子皮袄。同时,为适应不同气候条件,永昌人民制做出了不少独具特色的衣着服饰,如皮帽、毡帽、包巾、衬衬子、毡鞋、水皮窝子、马靴、毛袜、袍子、大氅、马褂、衲袄、皮袄、毡袄等。民国时期,“洋布”传入境内,市镇居民和农村富户人家逐步改穿“洋布”。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服饰不断变化,衣料已由土布、卡叽布变为以化纤为主,并辅以毛织品。服装制做由缝纫机代替了手工,现在则多购买制成品。男服多为军便服和中山装,现在则多为西服或休闲服。颜色也由单调的草绿色、蓝色变得色彩多样。女服款式更加新颖,色彩更为艳丽。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永昌民俗(卷一)》

本书重点收集了民俗博物馆中的永昌方言、永昌俗语、永昌习俗、永昌匠人、永昌民间游戏、永昌方言词汇、传统禁忌、最美永昌等一批珍贵的民俗文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