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0893条
基础文献
29条
析出资源
3202条
图表
1722条
人物
1075条
机构
66条
事件
1714条
地名
83条
专题
1219条
作品
1683条
实物
100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
永昌县农村小康工程建...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故事
永昌县城关镇志(19...
永昌县志(1991~...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
参加过西路军斗争的共...
红西路军与永山红色政...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第...
骊靬探丛
永昌民俗(卷一)
金昌文明的脊梁
永昌圣容寺
金昌史话
焦家庄农业合作社史料
骊靬文化与丝绸之路研...
永昌县志
西路军鏖战永昌
永昌民俗祝祷奠祭文辞
美丽的北海子
永昌县农牧文史
永昌史话
永昌年鉴 2006-...
祝巍山文史论稿
诗花歌絮
永昌县志补编
刘萨诃、番禾瑞像与圣...
检索条件
共 10893 条
547
/
727
8191
永昌县传统节日打春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打春,也叫鞭春、打春牛,又称“迎春会”。立春前,县城里由米粮、当铺、食店、油行、牙行等行业,招雇贫家男女儿童十余人,叫“春娃娃”,装扮成一至数台戏剧人物,即“芯子”,安置在方桌上;粮草班雇请泥水匠塑“春牛”,“芒儿”。芒儿身高约一米,春牛大...
8192
永昌县传统节日清明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清明节是农历三月的第一个节气,为传统的扫墓节。传说城隍神在春季清明节这天定为“收鬼”活动。其时正值春播,农事繁忙,为免鬼魅危害百姓,特出城“辑拿”囚于城内。清明扫墓,俗称上坟。三年后的旧坟才可以培土,修整(除闰年)。春分过后,即可先祭扫新坟...
8193
永昌县传统节日四月八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农历四月,春末夏初,正是禾苗翠绿,风光宜人的最好季节。民谣:“四月里,四月八,田苗盖住黑老鸦;风不吹,雨不打,戏台底下去玩耍”。据说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日,尽情游玩,可消灾祛病,健康长寿。人们三三两两,游山玩水,逛庙会,看大戏。旧时,每...
8194
永昌县传统节日端阳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俗称“端午”,户户门插杨柳条,家家吃糯米枣糕,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学生给老师送米枣礼,孩子们两耳和眉涂抹雄黄酒,城效群众游北武当山,在北武当山下看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过端午节的习俗依旧。
8195
永昌县传统节日六月六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农历六月初六日,农民采集百草(以荆芥、薄荷为主),进城沿街叫卖。居民收买煎汤,用汤沐浴防治疮疫。也有作太阳浴的,治腰腿疼,家家户户晒衣物、被褥。有钱人家在这一天还要晒字画、书籍、皮毛之类,以防虫蚀。
8196
永昌县传统节日云庄寺朝山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南坝乡云庄寺朝山节时间为农历六月初六。佛教认为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第一次举行讲经的日子,这一天,各地佛教徒穿着新衣,带着食品,赶往各地寺院朝佛、讲经,以纪念佛祖释迦牟尼。 南坝乡云庄寺朝山节主要依托永昌县南坝乡云庄寺旅游风景区发展。永昌县云...
8197
永昌县传统节日七夕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农历七月初七日,俗称七夕,它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联系在一起。节日中的拜星、乞巧、化生、卜巧等习俗多与妇女生活相关,故又有女儿节、乞巧节、少女节、双星节、及至情人节等美丽的别称。 七夕节有多姿多彩的节日习俗,其中乞巧流传很广。是日姑娘少妇陈瓜...
8198
永昌县传统节日中元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民间又称七月半、盂兰节、鬼节。它是祭祀死去的长辈,恭候他们这月来拿纸钱,以备到阴间享用。是后代孝敬的一种方式。 中元节原为宗教节日。一说始于道教。道教认为,七月十五日为中元日,以此日为“中元地官赦罪之辰”,地官要定人...
8199
永昌县传统节日中秋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农历八月十五叫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八月节、女儿节、团圆节等。境内居民喜欢庆贺此节日,这天有吃月饼的习惯,亦即团圆。民歌中也有反映,八月十五月儿圆,家家户户应当合家团聚赏月。 永昌人的月饼是用发面蒸的,如倒覆的脸盆大,有的直径可达60---8...
8200
永昌县传统节日重阳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旧时文人雅士往往于此日携酒登高,择地而坐,饮酒赏菊,赋诗抒怀,称为重阳会。民间也有登高之宴,以避祸消灾,健身长寿。80年代后,政府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有关部门组织老龄人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召开座谈会,以启敬老之社会新风...
8201
永昌县传统节日下元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农历十月初一日为下元节,又称寒衣节,传统上即为亡人送寒衣的日子。是日,人们用纸和棉花剪贴成棉衣、鞋、帽等物,到祖先坟上或郊外去祭奠焚烧,俗称“送寒衣”。对凡去世不满三年的亡人,尤重视“送寒衣”,认为送寒衣最能表达对亲人的追思之情。去外地工作...
8202
永昌县传统节日冬至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是“交九”的开始,从这天起,白天渐长,夜间渐短。是日清晨,各家要吃冬至饭。大多人家吃羊肉豆腐窝窝面饭;有的人家也做用肉丁、面丁、豆腐、粉条等做的“丁丁饭”;也有人家吃“杏皮疙瘩子”也叫“糍耳子”,也有吃羊肉香头饭的。冬至...
8203
永昌县传统节日腊八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农历腊月初八日为“腊八节”,源于佛祖释迦牟尼修道日的故事。家家吃“腊八粥”,即掺合着其它豆类的黄米稠饭。饭前将米饭到处乱摔,为祭诸神。讲究腊八粥必须有余,以示五谷丰登,并把剩饭保存到除夕喂牲畜。古代腊八有朝廷派中涓(官员名称)主持藏冰的制度...
8204
永昌县传统节日腊月二十三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民间有祭灶之俗。是日晚上约八点钟左右,户户备灶书(用黄表纸书写全家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灶糖(麦芽糖和豆糖之类)、灶干粮(烙饼)、灶马(黄纸上即有备鞍的马),并备一碟饲草,均供于灶神牌位之前。然后由家庭主妇主祀...
8205
永昌县传统节日除夕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民俗
腊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俗称“年关”,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日午后,家家户户扫庭院,整理室内外环境,悬挂灯笼,张贴年画、春联、门神、门画,挂门页、黄钱,燃放鞭炮。有的地方在大树上拴起秋千。农家给牲畜加喂饲料,称“装仓”。下午,户户吃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