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传统节日除夕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314
专题名称: 永昌县传统节日除夕习俗
其他名称: 俗称:“年关”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137.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腊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俗称“年关”,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日午后,家家户户扫庭院,整理室内外环境,悬挂灯笼,张贴年画、春联、门神、门画,挂门页、黄钱,燃放鞭炮。有的地方在大树上拴起秋千。农家给牲畜加喂饲料,称“装仓”。下午,户户吃饺子或长面,且一定要有剩余,取意“岁交子时,长年有余”之意。在近郊烧纸祭祖。傍晚,在神佛、灶爷、祖先的牌位前及锅台、案板、仓柜等到处献上供品,举行浓重祭祀活动,敬鬼神祈福禄。全家大小换上新衣服。张灯后,晚辈依次向长辈拱拜“辞岁”。老人和长辈给孩子分发“压岁钱”,然后全家围住火盆,续香守岁,讲古论今,说笑话,玩纸牌、饮酒、闲谈或消遣,交子时,鸣鞭炮,开大门,迎喜神。80年代以来看中央电视台文艺节目。198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春节文艺联欢晚会,自此,看联欢晚会也成了家家户户一道年关大餐。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本节记述了永昌的农业生产习俗、传统婚嫁礼俗、丧葬传统礼俗、商业习俗、交通习俗、生活习俗、生辰民俗、家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