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8208 条 287 / 2548
4291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 类型: 正文
强化招商引资人人有责观念,形成了全民大招商、大引资的格局,共与外商签订投资意向10 牛,合同引资1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664万完,引进项目5个。一是由河北、徐州、山西等地客商共同投资兴建的益民石材有限公司,到位资金312万元,新增税收2...
4292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 类型: 正文
济宁市委常委、邹城市委书记梁之安中共邹城市委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了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快...
4293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 类型: 正文
始终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粮经比例达到4:6。建成了 10余处各具特色的蔬菜、花卉种植区。发展了核桃、石榴、大枣、大樱桃等10个万亩经济林,被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市”。大力发展规模养殖,蛋鸡...
4294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 类型: 正文
按照“调优种植业,调大林果业,调强畜牧业”的思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初步形成区域化、特色化格局。粮经比例达到4:6。建成了 10余处各具特色的蔬菜、花卉种植区。发展了核桃、石榴、大枣、大樱桃等10个万亩经济林,被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市”...
4295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 类型: 正文
积极适应优质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全面实施农产品优质名牌战略.大力开发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按照标准化要求,建成各级各类示范园69处、高效农业示范方8万亩,初步建立了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
4296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 类型: 正文
从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全市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21 家,重点对果品、蔬菜、畜禽、油料和牛奶等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
4297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 类型: 正文
每年市财政拨款800多万元用于邹东山区综合开发,突岀抓好小流域治理,重点解决缺水问题,改善了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多方筹资1.2亿元,高标准治理采煤塌陷地1. 3万亩,受到国土资源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治理经验。
4298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 类型: 正文
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始终把工业作为富民强市的关键来抓,并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被列为全省30个工业强县市之一。2002年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8. 6亿元,实现利税2. 8亿元,分...
4299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 类型: 正文
大力实施了以“两个置换”为核心的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95% 以上的市属和镇街企业完成改制,从根本上转换了企业经营机制。同时,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唯求发展”的新理念,打破区域、所有制、行业、部门界限,加大了企业联合重组力度。通过实...
4300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 类型: 正文
围绕促进企业产品的优化升级,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市属工业技改投入累计达22亿多元,企业主要生产设备更新改造率达90%。与西安交大、山东农业科研所、山东科技大学等3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建设了大学科技园,采取无...
4301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 类型: 正文
以“工业发展园区化、 园区发展高新化、企业发展规模化”为目标,规划建设了经济开发区、里彦工业园、中心店科技园等八大工业园区,以园区打造现代工业发展新优势。市经济开发区基本完成起步区“六通一平” 基础设施工程,到2002年底,总投资12亿元的...
4302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 类型: 正文
紧紧抓住入世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提出了“全党动员、全民招商”、“邹城以外都是外” 新的招商引资理念,借助外力,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充分利用邹城能源丰富,驻邹企业多的优势,创新招商方式,扩展招商领域,先后签订招商引资合同610项,合同...
4303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 类型: 正文
积极探索城市经营途径和多元投融资新机制,5年融资12亿元,重点实施了基础设施配套、旧城改造、造绿、亮灯、城市容貌和小城镇建设等“六大工程”。高标准新建、改造了外环路、燕京大道和太平路、峄山路等10余条城区主要道路。相继建成了人民广场、体育公...
4304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 类型: 正文
微山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李茂彬微山县共有14处乡镇,570个行政村,59 万农业人口。2001年以来,全县在大力推行农村在职干部“六制”管理的同时,把对农村卸任干部的教育管理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探索加强农村卸任干部教育...
4305
知识出处: 中共济宁年鉴2003 | 类型: 正文
加强农村卸任干部教育管理是适应换届后农村新形势的迫切要求2002年上半年, 全县村两委班子普遍进行了换届选举。在换届选举中,由于大力推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精简村干部职数,造成大批村干部卸任离职。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后,全县共有农村卸任干部 ...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