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5188 条 128 / 1680
1906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品种包括有牛,猪,鸡,羊,马,驴,兔,貂,蜂,狐,鹿。
1907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内多饲养本地黄牛。建国后,曾引进蒙古、南阳、华南等地良种牛,因适应性差,渐被淘汰。
1908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养当地黑猪为主,占饲养总头数的80%。当地黑猪属全国“三北”黑猪范围,莱芜猪型,产仔率高,一头母猪每窝产仔平均12头,最高21头。产仔年限一般8~10年,最长20年,且有耐粗饲,母性好,鬃毛质优,脂肪沉积能力强等优点。1958年尚里大队养猪...
1909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当地鸡,体型小,产蛋低。建国后,曾先后引进寿光、芦花、安徽、欧洲黑、九斤黄、季花等优良品种。1972年西大封大队引进肉用鸡白洛克5000只,育成3200只。建孵化室1处,电孵箱3台,容量为来15000枚。1974年,东大封大队引进来杭鸡15...
1910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县内主要饲养绵羊、山羊。绵羊属毛肉兼用型山地蒙羊,山羊以青山羊为最多,兼有少量黑山羊和奶山羊。1963年引进良种考力代半细毛羊25只,分别饲养在孙楼和尚里大队,与本地绵羊杂交改良。1976年引进美利奴羊650只,高加索羊520只,进...
1911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后,境内主要有蒙古马、新疆马及少量四川马。后来又引进了苏重輓、阿尔登、苏高血以及本省培育的渤海马。经杂交改良,役用性能及体尺都有明显提高。1978年后,马的数量因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逐年减少。1987年全县共养马920匹。
1912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内品种多为山地毛驴,体型矮小。1970年前后曾引进德州驴,杂交改良后体型增大,役用性能和经济价值均有提高。
1913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内所养家兔属肉用型。1961年引进毛用安哥拉兔,由仁贵山、前韩大队饲养,与当地兔进行杂交改良,培育毛用兔。1980年引进德系安哥拉兔2万只,分别在蒋庄、指挥庄、郭场村和老城畜牧兽医站进行杂交改良,培育杂交一代10万只。1981年,柳沟、西...
1914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2年引进苏联黑貂120只。1979~1982年又引进日本黑貂470只,苏联黑貂500只,分别在汶阳、湖屯公社试养。 蜂建国前,养蜂者发现流动蜂群,将蜂引在土窝上饲养,每窝年产蜜15~20斤。1974年曾引进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与当地蜂杂...
1915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8~1981年,柳沟、西大封、马庄等大队曾分别引进“青紫兰”银狐、东北梅花鹿试养,至1984年因试养效果欠佳而停止。第三节饲草饲料资源粗饲料以麦秸、豆秸、谷秸、玉米秸、高粱叶、地瓜秧、花生蔓等为主。据1982年资源调查,全县粗饲料资源...
1916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包括资源,收存加工(一、青草收晒 ,二、青贮饲料 ,三、饲料加工)。
1917
资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粗饲料以麦秸、豆秸、谷秸、玉米秸、高粱叶、地瓜秧、花生蔓等为主。精饲料主要有玉米、谷子、高粱和瓜干等。精饲料来源,建国前,由农户自备、自储;农业合作化后,由集体扣留,社员交售生猪、肉牛,国家奖励部分杂粮;人民公社时期,社员自留地、饲料地是精...
1918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包括一、青草收晒 , 二、青贮饲料 ,三、饲料加工。
1919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每年8~10月,农民收割青草,晒干后堆垛藏好备冬季饲用。建国前,有畜户收晒青草自备自用;无畜户收晒青草,作为代耕报酬或出售。1915~1949年,县内60%的农户合犋使役,无畜户耕地1亩付粮15斤或干草50斤。
1920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7年,县畜牧兽医站在姜堂、大封进行青贮饲料试验成功,1958年在全县推广。1972年全县各社队养猪场建固定青贮窖。1974年推广青饲料打浆贮存法。至1975年全县建固定青贮窖2285个,打浆池156个,配有打浆机630部,青贮饲料22...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