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饲草饲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190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饲草饲料
分类号: S816
页数: 4
页码: 311-314
摘要: 本文内容包括资源,收存加工(一、青草收晒 ,二、青贮饲料 ,三、饲料加工)。
关键词: 饲料 畜禽 动物营养

内容

资源粗饲料以麦秸、豆秸、谷秸、玉米秸、高粱叶、地瓜秧、花生蔓等为主。据1982年资源调查,全县粗饲料资源总量8.2亿斤,可饲用量5.68亿斤,可利用率69.2%。
  粮食副产品有谷糠、麦糠、麸皮、花生皮、棉籽饼、豆饼、酒糟、粉渣、酱渣、豆腐渣等,年产1143万斤。全县161147亩荒山、荒地、沟滩、路旁,可年产青草2.25亿斤;树叶每年能提供粗饲料6805万斤。另外,瓜菜萝卜等亦可用作饲料。
  精饲料主要有玉米、谷子、高粱和瓜干等。精饲料来源,建国前,由农户自备、自储;农业合作化后,由集体扣留,社员交售生猪、肉牛,国家奖励部分杂粮;人民公社时期,社员自留地、饲料地是精饲料主要来源。集体饲养的牲畜从集体粮中扣留。1987年全县粮食总产为88816万斤,畜禽饲料粮35885万斤,占粮食总产量的40.4%。
  饲草资源引进,1960年从济南市郊区引进苜蓿种子600斤、草木樨种子100斤,分别在城关、王瓜店、安临站、湖屯、桃园、仪阳公社种植,共390亩。50%的种植面积留作种子田。1975年引进苜蓿、木樨种子1万斤,种植1517亩。引进水葫芦1万斤,放养水面75亩,收获110万斤。1976年利用四旁、地边、闲散土地和饲料地,种植饲草面积扩大到2000余亩。之后每年扩种,1978年达到6500亩。据1982年资源调查,全县引进苜蓿、草木樨、聚合萍、沙打旺以及境内原有瓜菜等年产量为2000万斤。之后,由于农业实行生产责任制,农民以种粮为主,饲草种植逐年减少。
  收存加工
  一、青草收晒 每年8~10月,农民收割青草,晒干后堆垛藏好备冬季饲用。建国前,有畜户收晒青草自备自用;无畜户收晒青草,作为代耕报酬或出售。1915~1949年,县内60%的农户合犋使役,无畜户耕地1亩付粮15斤或干草50斤。
  农业合作化以后,大牲畜归集体所有,饲草由集体统一收存。1961年全县收晒干青草2536万斤,平均每头牲畜788.9斤。1963年,全县推广衡鱼“定质量、定时间、定报酬、定奖罚、人劳分等定任务”的收草法。使饲草收存趋于合理、稳定。1975年全县收存青草3688万斤。1978年后,饲草收存由养畜户自负。
  二、青贮饲料 1957年,县畜牧兽医站在姜堂、大封进行青贮饲料试验成功,1958年在全县推广。1972年全县各社队养猪场建固定青贮窖。1974年推广青饲料打浆贮存法。至1975年全县建固定青贮窖2285个,打浆池156个,配有打浆机630部,青贮饲料2218万斤,打浆627万斤。1978年以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大圆形青贮窖不适应家庭应用,青贮饲料减少。1987年全县推广中长型窖青贮技术,共青贮3930窖,1650万斤。
  三、饲料加工粗料细作是农民素有的习惯。当地俗语“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建国前后,多以碌碡、铡、碾、磨等粉碎粗饲料。1958年后,城关、王瓜店、湖屯、石横等社队始用粉碎机加工饲料。70年代粉碎机基本普及。1982年全县共有粉碎机2039台,铡草机515台。至1987年饲料粉碎基本实现机械化。
  建国前后,群众多用自然发酵增加饲料的适口性。1966年孙西大队用20%的石灰水碱化麦秸试验,粗纤维消化率提高22.8%,年食量提高3%左右,减少了牲畜肠胃疾病。此后在全县各社队推广。1971年古店、大封、十里铺等大队养猪场,试用人工发酵地瓜秧、花生皮、玉米芯、玉米秸等粗饲料,增加了营养成份和适口性。1973年普遍推广糖化霉菌发酵饲料技术。1976年潘台大队与山东农学院畜牧系协作,试验以担子菌体蛋白喂猪,降低精料消耗,获得成功。翌年在集体养猪场普遍推广。
  1974年西大封大队养鸡场在山东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主任孙玉民指导下,改“一把糠,一碗粥”的养鸡方法,研制了符合本地条件的配合饲料。用配合饲料养白洛克肉鸡,育肥期平均80天,体重3斤。每只母鸡年产蛋240只,产蛋率提高1倍。1978年以后,配合饲料广为采用。1981年县畜牧兽医站又研制了长毛兔饲料配方,很快在全县推广。1982年起,县、社先后建立饲料加工厂。至1984年,全县共建饲料加工厂30处,年加工能力17820吨,实产8100吨。1985年,加工生产雏鸡、蛋鸡、瘦肉猪、后备母猪等5种配合饲料,年产9250吨,占猪、鸡年饲用量的6.4%。1987年,年产量39800吨,占猪、鸡年饲用量的38.8%。第四节 疫病防治 防疫建国前,群众多采用中药或针灸防治畜禽病疫,主要方法有,春季给大牲畜灌清肺散,放鹘脉血;牛针通关,马针玉堂;麦后灌防暑避瘟散。建国后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防疫。1950年,泰安专署畜牧兽医指导所组成防疫队,在畜禽疫情重点乡村开展防疫。1953年,县配备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对人畜威胁严重的炭疽病及猪瘟、猪丹毒等进行免疫注射。
  1956年,县畜牧兽医站成立后,自制疫苗培训基层防疫人员,分赴各地防疫,对病疫区进行重点防治。1958年石横公社的赵庄和湖屯公社的白庄发生炭疽病,县畜牧兽医站派员防治,附近村庄也进行了炭疽疫苗注射。为控制此病蔓延,连续3年预防,并在全县开展猪瘟、猪丹毒免疫注射和鸡新城疫刺种或点鼻免疫。1960年秋季全县预防猪瘟72000头,猪丹毒66500头,分别占存养量的60%和54%;预防鸡新城疫60万只。1962年对集市、收购、生产队采取“三堵严”防疫措施,收到良好效果。1964年全县生猪存量达95576头,其中防猪瘟89824头,猪丹毒80100头,防疫密度分别为94.2%和83.1%。预防注射炭疽疫苗15000头,牛肺疫1000头,雏鸡点鼻81万只,成鸡注射32万只。1965年后,每年春秋对猪、鸡防疫1次,防疫密度稳定在85%左右。1960~1987年重点年度畜禽防疫情况表单位:头、只 1974年,全县开展“家畜合作防治”,防疫工作广泛开展。1982年后,基层畜牧兽医站实行技术承包,“收费包干,提成浮动”,畜禽防疫成为社会性、经常性的工作。1987年,基本控制了长年流行的畜禽病疫。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