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1903
颗粒名称: 资源
分类号: S816
页数: 2
页码: 311-312
摘要: 粗饲料以麦秸、豆秸、谷秸、玉米秸、高粱叶、地瓜秧、花生蔓等为主。精饲料主要有玉米、谷子、高粱和瓜干等。精饲料来源,建国前,由农户自备、自储;农业合作化后,由集体扣留,社员交售生猪、肉牛,国家奖励部分杂粮;人民公社时期,社员自留地、饲料地是精饲料主要来源。
关键词: 饲料 畜禽 动物营养

内容

粗饲料以麦秸、豆秸、谷秸、玉米秸、高粱叶、地瓜秧、花生蔓等为主。据1982年资源调查,全县粗饲料资源总量8.2亿斤,可饲用量5.68亿斤,可利用率69.2%。
  粮食副产品有谷糠、麦糠、麸皮、花生皮、棉籽饼、豆饼、酒糟、粉渣、酱渣、豆腐渣等,年产1143万斤。全县161147亩荒山、荒地、沟滩、路旁,可年产青草2.25亿斤;树叶每年能提供粗饲料6805万斤。另外,瓜菜萝卜等亦可用作饲料。
  精饲料主要有玉米、谷子、高粱和瓜干等。精饲料来源,建国前,由农户自备、自储;农业合作化后,由集体扣留,社员交售生猪、肉牛,国家奖励部分杂粮;人民公社时期,社员自留地、饲料地是精饲料主要来源。集体饲养的牲畜从集体粮中扣留。1987年全县粮食总产为88816万斤,畜禽饲料粮35885万斤,占粮食总产量的40.4%。
  饲草资源引进,1960年从济南市郊区引进苜蓿种子600斤、草木樨种子100斤,分别在城关、王瓜店、安临站、湖屯、桃园、仪阳公社种植,共390亩。50%的种植面积留作种子田。1975年引进苜蓿、木樨种子1万斤,种植1517亩。引进水葫芦1万斤,放养水面75亩,收获110万斤。1976年利用四旁、地边、闲散土地和饲料地,种植饲草面积扩大到2000余亩。之后每年扩种,1978年达到6500亩。据1982年资源调查,全县引进苜蓿、草木樨、聚合萍、沙打旺以及境内原有瓜菜等年产量为2000万斤。之后,由于农业实行生产责任制,农民以种粮为主,饲草种植逐年减少。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