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3401条
析出资源
5473条
图表
1727条
人物
574条
机构
940条
事件
4163条
地名
61条
专题
55条
作品
181条
实物
220条

检索条件

共 13401 条 129 / 894
1921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森林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与绿叶混交林、热带常绿阔叶林、油茶林、竹林等,多为天然次森林和人工林。
1922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南康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四季分明,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发展。但由于季风影响,兼以地形作用明显,所以也有旱、涝、风、雹、冰冻、酷暑等自然灾害出现。
1923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全县划分为3个气候区: (1)低丘温热区包括平田、唐西、大岭、三江、太窝、镜坝等乡和蓉江、唐江两镇全部,龙回、浮石、横寨、朱坊、三益、东山、龙岭、潭口、潭东、凤岗、十八塘、龙华等乡的大部分及赤土、麻双乡的一部分,占全县面积的60%左右。
1924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气温县境年均温为19.2℃。最热的7月,月均温在28.4℃—30.1℃之间;最冷的1月,月均温在4.8℃—7.9℃之间。全县绝大部分地区有6个月的月均温在20℃以上,6、7、8、9四个月的月均温在25℃以上,有九个月的月均温大于10℃。年极...
1925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干旱出现频繁,在不同季节里均有出现,危及面广。本县有春旱、伏旱、秋旱、冬旱等几种,其中以伏旱、秋旱危害最大。据县气象站资料载:自1957—1980年的24年中,就有21年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伏旱、秋旱,与民间流传“十年九旱”的说法相一致,尤以伏...
1926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全县土壤总面积为223.17万亩,其中水稻土壤52.36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2.46%。旱作土壤2.7万亩;山地土壤178.1万亩。水稻土壤中,有水田39.36万亩,旱地7.99万亩。
1927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全县土壤总面积为223.17万亩,其中水稻土壤52.36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2.46%。旱作土壤2.7万亩;山地土壤178.1万亩。水稻土壤中,有水田39.36万亩,旱地7.99万亩。
1928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禽喜鹊、乌鸦、麻雀、老鹰、鹞子、黄莺、野鸡、水鸭、竹鸡、燕子、白头翁、鹧鸪、鹭鹚、八哥、斑鸠、白鹤、画眉、猫头鹰、布谷、鸳鸯、啄木鸟、禾鸡、鸽子等。其中有的是森林益鸟,有的是席上佳肴,有的是观赏鸟。从五十年代后期起,鸟类遭大量捕杀,兼以农田...
1929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禽喜鹊、乌鸦、麻雀、老鹰、鹞子、黄莺、野鸡、水鸭、竹鸡、燕子、白头翁、鹧鸪、鹭鹚、八哥、斑鸠、白鹤、画眉、猫头鹰、布谷、鸳鸯、啄木鸟、禾鸡、鸽子等。其中有的是森林益鸟,有的是席上佳肴,有的是观赏鸟。从五十年代后期起,鸟类遭大量捕杀,兼以农田...
1930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竹类苗竹、笙竹、苦竹、水竹、箭竹、黄竹、泥竹、乌竹、姜竹、凤尾竹。
1931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南康县野生药材近400种,比较丰富的品种有:金银花、黄枝子、女贞子、白扁豆、前胡、防杞、黄精、丹参、南沙参、百合、土茯苓等。年产4担以上的有:石苇、白花蛇舌草、淡竹叶、白茅根。年产500担以上的有:贯众、粉防杞、葛根、香茹草、茵陈、青蒿草、...
1932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南康县已知矿产地共有45处,以金属矿产为主。在矿床(点)38处,其中钨矿最多,有矿区(点)12处;其次有金矿区(点)8处,稀土矿3处,钴土矿5处,铌钽矿4处,铁矿2处,锡矿1处,钼矿1处,铜矿1处,钛铁矿1处。非金属矿较少,有矿点6处,其中...
1933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南康水资源丰富,水能开发潜力较大。1982年调查:天然水年平均总量为53.39亿立方,其中县内区域产流量为12.93亿立方,占总量的24.2%24.2%。
1934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南康水资源丰富,水能开发潜力较大。1982年调查:天然水年平均总量为53.39亿立方,其中县内区域产流量为12.93亿立方,占总量的24.2%24.2%。
1935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 类型: 正文
县境内水能蕴藏量较丰富。据调查,全县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2.27万千瓦,年电能10.74亿度;平均理论水能密度66.5千瓦/km2,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2.99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24.4%;年发电量1.5亿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