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候要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康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91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气候要素
分类号: P461
页数: 2
摘要: 气温县境年均温为19.2℃。最热的7月,月均温在28.4℃—30.1℃之间;最冷的1月,月均温在4.8℃—7.9℃之间。全县绝大部分地区有6个月的月均温在20℃以上,6、7、8、9四个月的月均温在25℃以上,有九个月的月均温大于10℃。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1℃(出现在1963年9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9.9℃(出现在隆木乡邹家地)。
关键词: 气候要素 气候异常

内容

气温县境年均温为19.2℃。最热的7月,月均温在28.4℃—30.1℃之间;最冷的1月,月均温在4.8℃—7.9℃之间。全县绝大部分地区有6个月的月均温在20℃以上,6、7、8、9四个月的月均温在25℃以上,有九个月的月均温大于10℃。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1℃(出现在1963年9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9.9℃(出现在隆木乡邹家地)。各月均温日较差,以七八两月为最大(9.2℃),二月最小(7.4℃)。
  县境气温的地域分布是:丘陵比山区高。中南部大片低丘连成一片高温带,北部及西南边缘山地,温度较低。隆木的邹家地及坪市的里岭一带山区,是县境最低温区,年均温冷暖期差3.9℃。北部高丘区年均温在15.7℃—17℃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在—7℃至—9.9℃之间;10℃—20℃的积温为4100℃—5200℃。南部中高丘区年均温为17.1℃—19.4℃;极端最低温为—4.6℃至—7.7℃之间;10℃—20℃积温为4100℃—5200℃之间。全县稳定通过10℃保证率80%的积温在4500℃—6000℃之间,大部分地区在5000℃以上。县城年平均积温为5864.8℃。全县除南北边缘山区外,无霜期均在270天以上,作物生长期在300天以上。
  浅层地面温度,基本上与气温同步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大。最冷的1月,月均地温8.9℃;最热的7月,月均地温35.3℃;年均地温为22.2℃,高于气温。年极端最高地温为68.8℃;年极端最低地温为—10.9℃(表3—6)、(表3—7)。
  二、降水南康雨量较为充沛,年均雨量在1314.9—1630.6mm之间,而大部分地区在1400mm以上。其降水的主要特征有3: (1)降水过份集中每年4至6月,为汛期。汛季降水量为655.8mm,占年降水量的45.4%,其中最大一日降水量达104.6mm,最长连续一月降水量达440.5mm。降水的过份集中,地面迳流大,水分利用价值低,造成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威胁着农业生产。而汛期结束后的7至9月,雨量明显减少,平均总降水量只有316mm,为全年的21.9%%;此时正值夏季高温,水面蒸发和叶面蒸腾处于最高峰,是农作物需水最多的时期。而降水量不能满足作物需求量,全县约有44%耕地面积受干旱威胁。雨量最少的11至1月,三个月平均降水量只有151.2mm,为年降水量的10%。但由于蒸发量及作物需水量少,干旱不明显。
  (2)降水年际变化大县境各地历年降水量在832.6—2357.6mm之间,最多与最少的年差1425mm。县城24年均降水量为1443.2mm,最多的1975年为2033.9mm,最少的1963年仅914.9mm。可见降水的年际变化是十分大的(表3—8)。
  (3)降水地域分布不匀县内年降水量有较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南北部山区多于中部低丘区。最北的隆木,年均雨量为1630.6mm;而中部的凤岗、年均雨量为1314.9mm;两地相差315.7mm。北部高丘区,年均雨量在1369—1631mm之间;中部低丘区,年均雨量在1315—1472mm间;南部中、高丘区,年均雨量为1503mm。三区较之,中区偏少(表3—9)。
  县境蒸发量,年均为1704.8mm。最多年份的1969年为1915.4mm,最少的1970年为1408.6mm。最大的7月达279mm,比降水量多191.4mm,故容易发生伏旱,对农作物造成危害。
  三、日照县境内的可照时数,自3月下旬至9月下旬,都在12小时以下。4月中旬起,至8月下旬,在12.5小时以上。全年可照数达4422小时。历年年均日照时数1856.6小时平均占年可照时数的42%。七、八、九3个月日照百分率超过50%,光照条件对农作物生长是优越的。三四月份,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表3—10)。
  四、气压、风县境的气压变化,分周期和非周期两种。周期变化又分为日变化和年变化两种。
  (1)日变化其特点是:一天中有一个最高值,一个次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一个次低值。最高值出现在9—11时,次高值出现在21—22时;最低值出现在15—16时,次低值出现在3—4时。气压的日变化平均可达3—4hpa(表3—11)。
  (2)年变化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冬季,最低值出现在夏季。气压的周期变化,与气压系统的移动、演变有关,可影响天气的变化。县境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而一年中又以偏北风为最多,偏南风次之(表3—12)。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南康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南康縣志首列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末排编后记、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中间正文采用卷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共分34卷,161章,522节,多系横排门类,纵贯古今。根据1990年6月在庐山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政治部类突破横排竖写的体例,采用历史分期的方法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