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然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康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919
颗粒名称: 第五章 自然资源
分类号: P96
页数: 4
摘要: 全县土壤总面积为223.17万亩,其中水稻土壤52.36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2.46%。旱作土壤2.7万亩;山地土壤178.1万亩。水稻土壤中,有水田39.36万亩,旱地7.99万亩。
关键词: 资源科学 自然资源

内容

全县土壤总面积为223.17万亩,其中水稻土壤52.36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2.46%。旱作土壤2.7万亩;山地土壤178.1万亩。水稻土壤中,有水田39.36万亩,旱地7.99万亩。
   第二节 动植物资源 一、野生动物 禽 喜鹊、乌鸦、麻雀、老鹰、鹞子、黄莺、野鸡、水鸭、竹鸡、燕子、白头翁、鹧鸪、鹭鹚、八哥、斑鸠、白鹤、画眉、猫头鹰、布谷、鸳鸯、啄木鸟、禾鸡、鸽子等。其中有的是森林益鸟,有的是席上佳肴,有的是观赏鸟。从五十年代后期起,鸟类遭大量捕杀,兼以农田普遍施用剧毒农药,许多飞禽被毒死,数量明显下降。
   兽 虎、豹、野牛、野猪、毫猪、果子狸、麂、兔、黄鼠狼、豺狗、旱狗、狐狸、猫狸、水獭、穿山甲等。由于毁林和捕杀严重,野兽品种和数量,日益减少,如:虎、豹,近年已无发现。
   鱼类 计有10个科40多个品种。
   (1)鲤科:鲤鱼、鲫鱼、青鱼、草鱼、鳡鱼、赤眼鳟、黄尾密鲴、鲢鱼、鳙鱼、鳊鱼、团头鲂、三角鲂、长蛇驹。其中养殖价值较大的有:青、草、鲢、鳙、鲤、鲫、鳊、鲴等11个品种。(2)鲱科:鲥鱼。(3)鳢科:鸟鳢。(4)鳅科:泥鳅、花鳅、黄沙鳅。(5)鲶科:鲶鱼、〓鱼。(6)胡子鲶科:胡子鲶。(7)鳗鲡科:鳗鲡。(8)合思科:黄鳝。(9)鲈形科:翘咀鳜。(10)〓虎科:庐山石鱼。(11)鲡科:非洲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此外,还有贝类(蚌、螺)、甲壳类(虾、蟹)、爬行类(甲鱼)、两栖类(蛙)等。
   蛇类 有麻蛇、乌梢蛇、金环蛇、红边蛇、青竹蛇、银环蛇、蕲蛇、扁头风、铁线蛇、墨蛇、水笔蛇、泥蛇、南蛇等。蚯蚓、蜻蜓、蜥蜴、蜈蚣、壁虎,遍布全县各地。
   二、野生植物 竹类 苗竹、笙竹、苦竹、水竹、箭竹、黄竹、泥竹、乌竹、姜竹、凤尾竹。
   树木 樟树、榕树、棕树、松树、杉树、柏树、桑树、槐树、木梓、桂树、枫树、桐树、荷树、杞树、杨树、柳树、白果树、棠树、冬青、柞树、黑荆、楠木、乌柏、棕榈、罗汉松、皂树、桉树、椿树、黄檀、桧树、水石松。
   瓜果 主要有夏至桃、小满桃、桂花桃、珍珠李、梅、杨梅、枣、柿、梨、桔、抽、橙、毛栗、板栗、石榴、批把、樱桃、葡萄、银杏、香椽、无花果、梧桐子、墨林擒、荔枝、八月娜、吊豆子、山楂子、金樱子、木瓜。
   花卉 芙蓉、牡丹、木樨、海棠、芍药、蔷薇、水仙、剑兰、吊兰、素心兰、荷、菊、玉簪、美人蕉、满山红、一丈红、月月红、鸡冠、凤仙、夜合、白玉兰、鸡爪兰、桂花、茶花、腊梅、栀子、玫瑰、胭脂、夹竹桃、茉莉、珍珠、金边瑞香、昙花、仙人掌、仙人球、万年青、牵牛花、宝石花、太阳花、夜来香、绣球、米兰、紫藤。
   水生植物 有20多种维管束植物:萍、满江红、马来眼子菜、括草、轮叶黑藻、茭白、假稻、牛毛毡、野荸荠、席草、水浮莲、白菖蒲、水葫芦、小浮萍、灯芯草、金鱼藻、旱莲草、莲、菱、水芹。其中以萍、满江红、括草、轮叶黑藻、席草、水浮莲、旱莲草数量较多、分布较广。
   第三节 药材资源 南康县野生药材近400种,比较丰富的品种有:金银花、黄枝子、女贞子、白扁豆、前胡、防杞、黄精、丹参、南沙参、百合、土茯苓等。年产4担以上的有:石苇、白花蛇舌草、淡竹叶、白茅根。年产500担以上的有:贯众、粉防杞、葛根、香茹草、茵陈、青蒿草、谷精草、谷精珠。每年产300担以上的有:木贼草、乌药、威灵山、夏枯草、横枝子、鹅不食草、旱莲草、土茯苓、牛尾菜、必太。年产百担以上的有:紫金皮、鱼腥草、马齿苋、夜交藤、虎丈、金钱草、扁蓄、田基黄、地丁、木通、路路通、山楂、批把叶、金樱子、仙鹤草、鸡血藤、川栋子、陈皮、前胡、络石藤、兔丝子、苏叶、益母草、车前草、女贞子、地黄、桔梗、南沙参、勾藤、忍冬藤、艾叶、稀肾草、千里光、香附子、玉米、芦根、姜、黄精、龙牛膝等 第四节 矿物资源 南康县已知矿产地共有45处,以金属矿产为主。在矿床(点)38处,其中钨矿最多,有矿区(点)12处;其次有金矿区(点)8处,稀土矿3处,钴土矿5处,铌钽矿4处,铁矿2处,锡矿1处,钼矿1处,铜矿1处,钛铁矿1处。非金属矿较少,有矿点6处,其中高岭土矿2处,磷矿1处,含碘卤水1处,石灰岩1处,水晶1处。能源矿产非常缺乏,仅煤矿化点1处。兹将各矿种具体矿点列后: 钨矿 罗垅钨矿区 红桃岭钨矿区 墨烟山钨矿区 平案脑钨矿区 蕉坪脑钨矿区 张上钨矿区 邹家地白钨矿 区兰坑钨矿点 伏山钨锡矿点 龙潭脑钨矿点 三口圹钨矿区 下镜钨矿点 金矿 赤土砂金矿区 龟子脑金矿区 内潮金矿区 黄金坑金矿点 长坑孜金矿点 内潮砂金矿点 旗山金矿点 贤女埠金矿区 稀土矿 龙回稀土矿 墨烟山稀土矿 龙井稀土矿 钴土矿 黄邦钴土矿点 下坪钴土矿点 横市钴土矿点 苏家垅钴土矿点 观音岭钴土矿点 铌钽矿 大坪铌钽矿点 沙长岭铌钽矿点 里海铌钽矿点 黄土斜铌钽矿点 铁矿 磨形褐铁矿点 内潮铁矿点 高岭土矿 三益高岭土矿区 汪背高岭土矿点 磷矿 横寨磷矿点 碘矿 潭口含碘卤水矿点 石灰岩 邹家地石灰岩矿点 水晶 黄沙坑水晶矿点 煤矿 龙华高山煤矿化点 锡矿 桐模锡矿点 钼矿 白石钼矿点 铜矿 东坑迳背铜矿点 钛铁矿 东坑钛铁矿点 第五节 水资源 一、地表水 南康水资源丰富,水能开发潜力较大。1982年调查:天然水年平均总量为53.39亿立方,其中县内区域产流量为12.93亿立方,占总量的24.2%24.2%。外县流入40.46亿立方,占75.8%。1963年为特枯水年,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7.26亿m3,其中县内区域产流量为8.3/亿立方米,外县流入18.95亿立方。全县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量约2.89亿立方,占水资源总量的5.4%,占特枯年总量的10.6%。
   三、水能 县境内水能蕴藏量较丰富。据调查,全县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2.27万千瓦,年电能10.74亿度;平均理论水能密度66.5千瓦/km2,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2.99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24.4%;年发电量1.5亿度。水能分布以龙华江水域最大,其水能蕴藏量为4.05万千瓦,水能密度为74.3千瓦/km2,年电能为3.55亿度。其次是章江水域;再次是上犹江水域;隆木水域最小(表3—23)。
   二、地下水 全县约有75%的人畜饮水,来源于浅层地下水。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分为3类: (1)松散岩类隙水 主要分布在章江、上犹江两岸,面积为284.73平方公里。
   (2)碎屑岸孔隙裂水 主要分布在章江、上犹江两岸的红盆地带,面积为366.32平方公里。
   (3)基岩裂隙水 县内分布甚广,主要分布在北、西、南部山地、丘的基岩层,面积1194.75平方公里,在沟谷一带排泄于地表成溪流。又可分两个亚类,即构造裂隙水和风化网状裂隙水。
   [=此处为表格(表3—23 县境各水域水能理论蕴藏量分布)=] [=此处为表格(表3—24 松散岩类隙水统计)=] [=此处为表格(表3—25 碎屑岸孔隙裂水统计)=] [=此处为表格(表3—26 构造裂隙水统计)=] [=此处为表格(表3—27 风化网状裂隙水统计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南康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南康縣志首列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末排编后记、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中间正文采用卷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共分34卷,161章,522节,多系横排门类,纵贯古今。根据1990年6月在庐山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政治部类突破横排竖写的体例,采用历史分期的方法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