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50 条 110 / 670
1636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 类型: 正文
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季高,一字朴存,湖南湘阴人,早年自号“湘上农人"。宣宗道光年间举人,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由于镇压太平军起义有功,于1866年调任陕甘总督,次年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陕甘军务,率军镇压捻军余部及西北回民起义。
1637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 类型: 正文
顾颉刚(1893年—1980年),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1902年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毕业,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
1638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 类型: 正文
夏鼐(1910年—1985年),字作铭,浙江温州人,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早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获该校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1941年归国后曾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研究员。20世纪50年代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和中国社科...
1639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 类型: 正文
红军虽然在临洮只活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但他们组织攻城战斗,建立人民政权和人民武装,严守军队纪律,关心爱护群众,宣传了红军,宣传了党,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播下了革命火种,为临洮地下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1640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 类型: 正文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进入甘南,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火种。许多有识之士接受了革命思想,为国家和民族寻找出路。
1641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 类型: 正文
1949年8月16日,临洮县解放了,全县人民欢心鼓舞,在新成立的中共临洮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展开了大力支援前线的工作。
1642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 类型: 正文
临洮县地处甘肃中部、洮河下游,在陇西盆地西缘,青藏高原的东边。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东向穿山越谷达渭源、陇西境;西向渡河过岭,接康乐、临夏;南向翻山绕壑,至漳、岷界;北向跨梁渡关,抵兰州市。境内四山环抱,一水北流。
1643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 类型: 正文
洮河源于碌曲县西南部的西倾山东麓,一路呼啸奔腾,掀浪吐玉,穿越幽深的海巅峡,进入临洮县境,浩荡北流。它像一根金线,串起了许多旖旎多情的花儿会场;堪称天下一绝的洮水流珠让世人赞叹神往;麓山、南屏山、紫松山、玉井峰、卧龙寺等人文自然景观星罗棋布...
1644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 类型: 正文
数九寒天的北方,大河小溪失却了往日的喧闹,洮河却不舍昼夜,奔流不息,但满河奔腾的不是冰凌,而是晶莹剔透的冰珠.一河浪花携带着满河冰珠熙熙攘攘、逐波而去,这便是堪称天下一绝的"洮水流珠"。
1645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 类型: 正文
岳麓山雄峙县城之东,人文景观和自然美景交相辉映,是陇中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是古城临洮最亮丽的一处名胜古迹,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1646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 类型: 正文
南屏山是临洮南部的屏障,是著名"洮阳八景”之一"南山积雪”的实景地。
1647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 类型: 正文
紫松山由于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的故乡,因而声名远播,闻名遐迩。
1648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 类型: 正文
玉井峰位于临洮县城南20里店子街之东山麓,海拔2334米,山形由西北向东南延伸,面积1100余亩。相传在玉井峰上的石崖下有多处滴水,聚而为泉,泉水清澈如玉,古人用石砌泉为井,故名"玉井”。因东山、东南山、南山突出的尖顶相连,形似驼峰而得名“...
1649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 类型: 正文
"西岩卧龙"是古"洮阳八景”之一,位于洮河西岸的太极山支脉一小洼山上。这里林木苍郁葱翠,野花遍地芳香;山石重叠,峰峦峻险;山峦巍峨,蜿蜒如龙;水洁景秀,空气清新。气势雄伟壮、风景幽雅的陇上名刹--卧龙寺便横卧洮河西岸,深藏小洼山腰。
1650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 类型: 正文
佛归寺位于县城南4公里处的山沟内,是国家AA级临洮县岳麓山森林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