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3401条
析出资源
5473条
图表
1727条
人物
574条
机构
940条
事件
4163条
地名
61条
专题
55条
作品
181条
实物
220条

检索条件

共 13401 条 82 / 894
1216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 类型: 正文
县内山势逶迤,为武夷山中段主脉,于县境东北与广昌、福建宁化交界处入境,绵延于县境东部,为闽赣两省天然屏障。
1217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 类型: 正文
石城地处贡水二级支流中、上游区。境内水系发育,河流密布,以琴江为主流,岩岭河、大琴河、石田河、罗陂河、横江、秋溪为支流。全县大小河流140余条,计程1099公里,平均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69公里。隶属赣江水系。
1218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 类型: 正文
琴江,为石城主河道,发源于高田乡金华山。高田境内纳温寮、生源诸水,自北向南流经丰山、观下、琴江镇、屏山、大由等乡(镇),入大由后,折向西南于龙下渡出境,至宁都黄石与梅江汇合。境内全长90.4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469.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
1219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 类型: 正文
岩岭河发源于岩岭大秀村仙山脑,古称大牛岭水。水流由东北向西南,绕岩前岭,汇发源于礼地青岗崠之小坑河,经福村养马塅汇入琴江。主流长22.4公里,控制流域面积90.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06立米/秒。天然落差大,平均比降为18‰,河床为岩...
1220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 类型: 正文
潭清道光《石城县志》载县内有潭7处: 聂家潭又名观前潭,城北1公里,能倒映南郊宝福塔,古为琴江八景之一。
1221
瀑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 类型: 正文
白水磜瀑布位于观下何坑村。廖家山水经此,常年不息。春夏山洪暴发,飞瀑直泻,高数十米。
1222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 类型: 正文
县境内土壤划分为6个土类,13个亚类,39个土属,153个土种。土壤类型的分布规律是:沿琴江及其支流两岸冲积地带,为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潮土和水稻土的潮沙泥田;低中丘主要为紫色泥页岩类和紫色砂砾岩类发育的紫色土和水稻土的紫泥田、紫砂泥田;中高丘...
1223
土壤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 类型: 正文
县境内土壤划分为6个土类,13个亚类,39个土属,153个土种。土壤类型的分布规律是:沿琴江及其支流两岸冲积地带,为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潮土和水稻土的潮沙泥田;低中丘主要为紫色泥页岩类和紫色砂砾岩类发育的紫色土和水稻土的紫泥田、紫砂泥田
1224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 类型: 正文
石城县的四季情况。内附四季气候划分表。
1225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 类型: 正文
气候特点石城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其优势是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冷暖交往频繁,春夏之间阴雨霏霏,夏季降水集中,伏秋期间太阳辐射量大增,时有干旱发生,冬季不严寒,但亦有霜冻发生。
1226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 类型: 正文
石城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其优势是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冷暖交往频繁,春夏之间阴雨霏霏,夏季降水集中,伏秋期间太阳辐射量大增,时有干旱发生,冬季不严寒,但亦有霜冻发生。
1227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 类型: 正文
由于受地形、植被覆盖程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全县各地气候上的差异。可分为5个小气候区。东北部高丘低山冷凉区气候特点是雨量多,强度大,春迟夏短冬季长,光照不足,气温低。西北部高丘低山冷凉区气候特点同上。南部低丘温热区气候特点是日照充足,气温...
1228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 类型: 正文
日照县内四季日照充足,时数分别为:3至5月计357.5小时,6至8月计683.3小时,9至11月计549.4小时,12月至次年2月计351.9小时。全年计1942.1小时,以365天计算,日平均5.3小时。由于各气候区因地形及云、雾等现象的...
1229
降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 类型: 正文
降水县内年平均自然降水量在1400至1900毫米之间。由北向南递增,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北部以木兰为代表,年均1434.8毫米;南部以洋地为代表,年均1837.01毫米;东部以宜福为代表,年平均1810.1毫米;西部以丘坊为代表,年...
1230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 类型: 正文
县内历年平均有霜期82.2天。最长为128天,出现于1976年11月18日至1977年3月25日;最短的38天,出现于1970年1月3日至1971年2月9日。历年平均无霜期284天。最长的335天(1971年),最短的224天(1962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