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46822 条 392 / 3122
586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栽培技术提高:精耕细作,深沟窄畦;合理施肥,改良土壤;选育优良品种,利用杂交优势更选品种;科学管理,采用冷床型科学薄膜育苗、地膜复盖栽培,生产刺激滴花促果新的科学种菜技术等。
5867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市的野菜种类繁多食用的野菜有香椿;枸杞;胡栀子;藜蒿;马兰;马齿苋;荠菜;蕨箕;小蒜;紫苏;鸭跖草;藜;野黄花;野百合;野苋菜;木槿;苦菜等
5868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市场组织主要描写了景德镇蔬菜供应网点、购销形式、购销价格、管理机构等内容。
5869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供应网点主要描写了中山路菜市场、集体总店、珠山总店、蔬菜批发部、农副产品贸易中心等内容。
5870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蔬菜上市形式景德镇市郊区菜农的商品菜上市形式,经历了自由销售、统购包销。大管小活、全面放开、试办自办菜场和多渠道上市的变化过程。
587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供应方法1949年前后,蔬菜敞开供应。1959—1962年,蔬菜供应紧张,每人每日供应3至5市两,菜价贵,质量低。为了合理分配各菜场供应数量,根据每天货源情况,实行居民定点发牌供应的办法。
587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生产管理解放初期,景德镇市郊区政府专门管理蔬菜生产。1958年,全市唯一生产商品蔬菜的基地——竟成人民公社成立。次年竟成公社成立第一个蔬菜技术试验组,同时建立了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站,实行科学管理。
587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市乡镇企业起源于50年代中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的手工业者分别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副业队或副业组,形成农村社队企业的雏型。
587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市的乡镇企业,在不断发展中逐步形成乡办、村办、户办、联合体等多种经济形式。景德镇市乡镇企业管理体制,是为适应乡镇企业的发展需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587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1977年4月25日,景德镇市农村社队企业管理局成立,暂定行政编制6人,局内部未另设职能机构。同时,各公社也随着成立工业办公室。7月23日,景德镇市农业机械局成立,与市农村社队企业管理局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587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市的乡镇企业,在不断发展中逐步形成乡办、村办、户办、联合体等多种经济形式。
5877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市乡镇企业管理体制,是为适应乡镇企业的发展需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1986年,对乡镇企业的管理,全市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行政管理乡一级对乡镇企业的管理。特别是对乡办企业的管理基本上是采用行政办法。
5878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企业规模主要描写了景德镇乡镇企业区域布局、产业结构、生产规模、职工队伍等内容。
5879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市中部地区(珠山、昌江区)经济比较发达。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56%;南部地区(乐平县)人口占全市人口50%以上,经济开发具有一定规模;北部地区(蛟潭、鹅湖区)土地占全市土地面积50%以上,山地森林资源丰富。
5880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60年代末,农村社队企业主要有农副产品加工、小型农具制造、建材采选和制造等行业。70年代初,农村公社大都办起了农机厂,还办有一批农林产品加工、煤炭采掘、建材制造、陶瓷彩绘加工等企业。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