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图书馆
海曙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海曙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463 条
2023年
2463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2463 条
B 哲学、宗教
37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116条
D 政治、法律
364条
E 军事
49条
F 经济
465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349条
H 语言、文字
38条
I 文学
224条
J 艺术
19条
K 历史、地理
333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42条
Q 生物科学
4条
R 医药、卫生
66条
S 农业科学
30条
T 工业技术
80条
U 交通运输
94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20条
颗粒列表
共 2463 条
55
/
165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811
第一节 地理位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海曙区日湖的地理位置情况。
812
第二节 文化遗存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海曙区日湖的文化遗存情况。
813
第三十编 天一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编记述了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由明代官员范钦创立,距今已有440年历史。范钦采取了多项保护措施,使藏书得以长存。解放后,藏书由国家管理并收回散失的书籍。
814
第一章 天一阁形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范钦在宁波建天一阁藏书的经过,书籍保存至今成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
815
第一节 范钦集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范钦是宁波天一阁的建造者,他广泛收集明朝文献,形成了独特的藏书体系。
816
第二节 建阁藏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范钦在宁波建天一阁藏书楼,藏书丰富,有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等,现存明代科举录占全国80%。
817
第三节 书楼形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天一阁藏书楼是范钦所建,楼前有平台、假山和水池,楼为六楹木结构建筑,楼板和柱已被白蚁蛀空,1974年进行了大修。
818
第二章 藏书与利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范钦在宁波收集文献并将藏书存于天一阁,书籍保存至今。其后代遵循祖训,藏书数量逐渐增多,至20世纪50年代已达30万卷。
819
第一节 原有藏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天一阁藏书来源分为五类:丰氏之书、范大澈之书、自购书、传钞之书和蓄意搜存之乡会试录。
820
第二节 后续藏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天一阁收集了大量宁波当地原天一阁藏书,其中包括善本、孤本等珍贵古籍。
821
第三节 藏书保护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正文
范钦将藏书楼取名天一阁,取水制火之意,表达了免于火灾的愿望。文章介绍了天一阁的防火措施、防霉、防虫蛀和防流散等情况。
822
第四节 传抄与刻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范钦创建天一阁后积极传抄藏书并刻印书籍,使外界从中受益。天一阁的防火措施、防霉、防虫蛀和防流散等情况也非常出色。
823
第三章 藏书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范钦设立天一阁管理制度,子孙遵循规则,保持藏书完整。民国时期社会介入管理。
824
第一节 建阁初期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范钦晚年防止书籍分散,订立严格制度,规定子孙共同所有和管理藏书,并增置先代祀田作管理基金。
825
第二节 清及民国期间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正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