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8428 条 482 / 562
7216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文物遗址包括碑碣墓志、程氏族谱、古运粮河道、王兰庄义教点遗址纪念碑纪念馆、出土文物、梨园头地道情况。
7217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天津府判陈会公财产公证碑是在清乾隆九年立碑的,记录了陈会公去世后财产争议和友人谢廷玉、吴廷弼维持公正的故事。大倪庄万民桥碑是于1927年立碑,记录了修建该桥的发起人和捐资情况。义和团纪庄子古战场碑是于1982年立碑,记录了古战场的...
7218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王台和辛院地区,有一个大姓家族——程氏家族。这个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夏、商、周时期,已经有5000年的繁衍。尽管支系庞大,但幸运的是,程氏家族有一部代代相传、世世有考的族谱。在1993年,族谱进行了修订,新谱从始祖开始...
7219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运粮河是南运河的一个支流,据考古学家推断,它可能早在宋、元年间就已经存在,元、明两代进行了开凿建设。运粮河从静海良王庄与南运河分流,向东流经境内的边村、杨楼、王兰庄等地,又分为一支向北进入卫津河,主干继续向南经过大倪庄、梨园头,然...
7220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王兰庄义教点旧址纪念碑和纪念馆纪念了1936年天津学生抗日救亡义务教育点。纪念碑立于1985年,纪念馆建于1986年,展示了抗日运动的历史照片、文献和纪念品。
7221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梨园鹿角、白釉瓷碗、褐釉罐、荷花缸和刀币是天津地区出土的古文物,分属不同历史时期,并保留在天津历史博物馆。
7222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津郊武工队在梨园头挖地道数百米,高、宽皆有0.5米,纵横交错、曲折相通,在战争中出奇制胜。解放后地道被闲置,经多年雨打风吹、多已塌陷被填平盖房,1992年尚存一段,长10米。
7223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编记述了李七庄乡教育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师、教育管理与科研等情况。
7224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普通教育包括私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情况。
7225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天津境内的私塾起源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多为村庄自办的学校。学童人数较少,教师数量有限。教学内容包括经典著作和基本技能,如《百家姓》、《三字经》和习字、珠算等。私塾与国民小学并存,直到1944年被国民小学取代。
7226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8年后,天津境内建立了一些幼儿园,为了解放农村妇女劳动力和提供入学前的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园的数量和规模逐渐增加,教育质量也有所提升。
7227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天津境内的村庄逐渐建立了村办小学,但在国共内战期间,学校暂停办学。天津解放后,学校逐渐恢复,农村小学得到发展。1955年起,一些小学开始实行联合办学。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受到冲击。1978年后,学校得以恢复和发展,教育...
7228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农村农民子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梨园头小学附设了初中班,建立了梨园头中学;九十五中学建立于1966年,并于1991年与梨园头中学合并,建立了天津市九十五中学。
7229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包括沿革、专业设置、扫盲、业余教育情况。
7230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西青区第二职业学校是由李七庄中学合并而成的学校,后调整为天津市西青区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设有多个专业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曾获得体育锻炼达标先进单位的称号。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