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私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七庄乡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22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私塾
分类号: G527.21
页数: 1
页码: 3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境内的私塾起源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多为村庄自办的学校。学童人数较少,教师数量有限。教学内容包括经典著作和基本技能,如《百家姓》、《三字经》和习字、珠算等。私塾与国民小学并存,直到1944年被国民小学取代。
关键词: 李七庄乡 教育 私塾

内容

境内私塾始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6)。凌庄子、赵金庄、蔡台、辛院、边村、程村、王兰庄、于台、武台、梨园头等村庄以村办民助的形式先后举办私塾。学童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总计百余人。塾师10名。其中梨园头率先开设私塾,入塾读书需交纳学费,一般以粮代钱,学童多为富户子弟,人数极少。1936年,扩大招收高庄子、小倪庄、大倪庄、王姑娘庄等村学童,达到30多人。塾师有王金柱、郭万德2人。教室系民房两间,是规模较大的村办私塾。教学内容多为《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名贤集》、《孟子》、《中庸》、《大学》等。习字、珠算为每天必学课。读过三至五年私垫,能够读写并作简单计算。教学方法采用念、写、背、讲。每天塾师按学童入塾的时间先后,进行检查,合格者规定新的学习内容,不合格者复习原内容,反复多次学不会的要受到处罚。因此,“天资”聪慧者可以提前毕业。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曾下令废除私塾,但时境内尚无新式学堂,故私塾一直延续,与国民小学并存,到1944年所有私塾全部被国民小学取代。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李七庄乡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李七庄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变迁和发展,重点描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七庄乡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就。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金柱
相关人物
郭万德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李七庄乡
相关地名
凌庄子
相关地名
赵金庄
相关地名
蔡台
相关地名
辛院
相关地名
边村
相关地名
程村镇
相关地名
王兰庄镇
相关地名
于台
相关地名
武台镇
相关地名
梨园头
相关地名
高庄子
相关地名
小倪庄
相关地名
大倪庄
相关地名
王姑娘庄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