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8428 条
2023年
8428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8428 条
B 哲学、宗教
10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156条
D 政治、法律
1873条
E 军事
224条
F 经济
2086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760条
H 语言、文字
13条
I 文学
827条
J 艺术
170条
K 历史、地理
914条
N 自然科学总论
1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91条
Q 生物科学
4条
R 医药、卫生
262条
S 农业科学
106条
T 工业技术
247条
U 交通运输
34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104条
Z 综合性图书
6条
颗粒列表
共 8428 条
481
/
562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7201
第一节 农民生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的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土地质量差,常常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农民主要从事打鱼摸虾、打短工等职业,生活困难,粮食亩产低。在解放后,农民逐渐组织起来,进行生产自救,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逐渐改善。后...
7202
第二节 职工生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之前,职工主要以实物形式收取工资,每月发放一定数量的小米。职工没有自己的住房,单身职工居住在工作单位,结婚后租住农民的房屋。随后,逐步实行了货币工资制,并按个人资历评定工资级别。医疗费用全部报销,部分家属医疗费用报销50...
7203
第十五编 文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编记述了李七庄乡文化概况包括机构、团体、文化活动、民间文学、文物遗址情况。
7204
第一章 机构 团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文化机构、文艺团体、文化站、广播站、图书站、青年之家、吹歌会、高跷会、秧歌腰鼓等情况。
7205
第一节 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在不同时期建立了多个文化设施和组织,包括文化站、广播站、图书站、青年之家、老年活动室以及档案室。1975年成立的文化站下辖电影放映队、文艺宣传队和图书站。广播站建立于1959年,图书站建立于1974年,大部分村庄都设有图书...
7206
第二节 文艺团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有吹歌会、高跷会、秧歌腰鼓、剧团和文艺宣传队等多种民间文化表演团体和组织形式。吹歌会起源于清朝,为老年人的自发组织形式,逐渐发展为包括宗教音乐在内的表演形式。高跷会在130多年前非常盛行,但因发生争执而解散。秧歌腰鼓队和剧...
7207
第二章 文化活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文化活动包括广播、影视、图书、美术情况。
7208
第一节 广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的线路设施主要包括公社广播站、电话会议机、广播线路、喇叭和摄像设备等。广播设施在1959年开始建立,逐渐发展,包括购置扩大器、喇叭、电话会议机等设备,以提供广播节目和通信功能。广播节目内容包括转播节目和自办节目,涵盖新闻、...
7209
第二节 影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在电影方面于1955年成立了区电影队,后来在1975年成立了公社电影放映队,并购置了放映设备进行巡回放映。1980年,纪庄子的礼堂改建为电影院,容纳800人,但由于效益不佳于1982年停映。电视方面,境内于1965年出现了...
7210
第三节 图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在1974年建立了区图书馆流动服务,将图书送到各大队(村)进行借阅。在1975年成立了公社图书站,拨款购买新书和刊物,并建立了藏书室和阅览室。图书站还开展了图书代购代销业务,以解决基层购书难题。1982年开始开展多种形式的...
7211
第四节 美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在农民画方面的发展。1978年邓店团支部举办国画班,之后举办了国庆画展,影响深远。1981年成立了“天艺画社”,创作了大量作品并行销至各地。1986年,郑壬和先生离开乡村,但对当地的文化氛围和绘画骨干的培养有着重要贡献。在...
7212
第三章 民间文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文化民间文学包括义务教歌、民间歌谣、民间传说情况。
7213
第一节 义务教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36年暑期,天津的北洋大学、南开大学和汇文中学的进步学生在“一二·九”运动的推动下,在王兰庄开展了义务教育活动。他们利用教唱歌曲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深受农民欢迎。其中,有一些歌曲的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7214
第二节 民间歌谣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内流传着一些民歌、民谣和童谣。民歌方面,乡内的民歌主要是儿歌,代表作有《找朋友》、《一分钱》和《丢手绢》等。1958年,乡内进行了扫盲运动,农民创作了歌颂共产党的民歌。民谣方面,清光绪二十六年前后,流传着关于义和团的歌谣。...
7215
第三节 民间传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地名传说和传说故事。杨楼村原名"养家楼",因读音之误后改名为杨楼村。辛院村最初由外逃居民重新定居,因为"寺"与"院"意同,所以被称为辛院。边村因一道人在此定居而得名。赵金庄村又称"赵家坝",因赵氏和金氏定居而得名。高庄子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