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艺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七庄乡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20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文艺团体
分类号: G249.27
页数: 3
页码: 335-3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有吹歌会、高跷会、秧歌腰鼓、剧团和文艺宣传队等多种民间文化表演团体和组织形式。吹歌会起源于清朝,为老年人的自发组织形式,逐渐发展为包括宗教音乐在内的表演形式。高跷会在130多年前非常盛行,但因发生争执而解散。秧歌腰鼓队和剧团在1949年后兴起,组织演出评剧、歌剧、秧歌等节目,丰富了群众的文艺生活。文艺宣传队在1976年成立,包括歌唱、舞蹈、曲艺等表演形式,经常进行排练和演出。
关键词: 李七庄乡 乡村文化 表演艺术

内容

一、吹歌会
  吹歌会源于清朝道光年间的“老人会”,又名“歌老会”。入会的多为老年人,系一种自发的民间组织形式。在会的老人去世,其他会员自愿捐一元钱为其发送。老人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引入宗教音乐。以参加丧事、佛事等礼仪活动为主。并参加年节庙会表演或自娱自乐,吹奏一些戏曲曲牌。清咸丰十年(1860)以后不断发展。民国初年,各村共有队伍十几支,每支队伍少则十二、三人,多则十六、七人。一名会头负责组织训练、演出或参加佛丧礼事。凌庄子和边村两会由于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为境内代表。
  凌庄子吹歌会 又名凌庄子歌老会,形成于清同治九年(1870)左右。由几位老人自发组织,演奏一些简单曲脾。不久,专请名师“张老儿”教授。张师付原籍小南河,酷爱吹歌,卖掉自家50亩地学艺,因家道衰落搬到黑牛城,此后,该会不仅能吹打完整的曲牌、套子,而且还能伴以佛经念诵。他们自己出资购置笙、管、笛、大钹、小钹、铛子、鼓、韵锣全套乐器,演奏宗教曲牌“行大章”、“燕过南楼”、“倒金灯”、“小赶子儿”和戏曲曲牌“小开门”及打击乐曲牌“老河(倒桥、正桥)”、“龙须洞”、“长行板”、“八条娥娥”等。第一代会头姓名失考。民国初年,第二代传人是村民凌玉柱、尊称“凌二爷”。解放初期,赵士清是第三代。百余年来、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由于技艺高超、远近闻名,早期经常受邀参加各地的佛事祭典。
  1966—1976年间,吹歌会解散,乐器上缴。1977年8月开始恢复,1985年逐渐走向兴旺。是年春节期间,凌庄子吹歌会受西郊区文化馆之邀,参加在杨柳青举行的正月十五花会展演。之后,每年正月都到杨柳青参加公演,并赴天津艺术馆、娘娘宫、南开公园等地巡回演出。为新年佳节增添许多喜庆气氛。
  边村吹歌会 亦名边村音乐会,形成于清咸丰十年(1860)前,有确切记载的早期会头为张玉堂,其后为张禀信,王桂清和翟家庆。
  边村音乐会以“河西”、“六碰点”、“倒桥”、“正桥”、“龙须洞”、“唐子”六个套子为主,吹奏时伴诵“混元皇灯经”。
  1950年后,活动渐渐消沉。1966—1976年间、完全停止。1978年以后开始复苏,古老的民间吹歌由于老人相继去世而几近失传。张禀信的亲传弟子沈姓老人尚健在,能追忆,村里民乐爱好者经其指导,于1985年,又渐渐恢复。1993年达到高峰,会员中十六、七岁的青年人较多,活动也由参加礼事转向自娱自乐,笙歌鼓乐,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娱乐生活。
  二、高跷会
  据考证距今130多年前的程村曾有一高跷队。规模庞大,技艺高超。翻、转、腾、挪如履平地。每值娘娘宫庙会,队员或腾或跳,跨墙而入,显示出踩高跷高超的技艺,被公推为“天津第一会”。
  民国初年,高跷会内发生争执引发恶性伤亡事故而解散。
  三、秧歌腰鼓
  1949年,为庆祝天津解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各村纷纷组织起秧歌队和腰鼓队。王兰庄秧歌队由20名男青年组成,向驻扎此地的东北解放军学扭东北大秧歌。作为一种文艺宣传形式,逐渐男女老少都参加,风行一时。或庆佳节、或庆丰收、甚至送新兵入伍都要扭秧歌。二、三年后,秧歌队自行解散。
  1995年底,在乡文化站、妇联会的倡导下、边村、程村、蔡台、王台先后组建秧歌队。每晚在一片锣鼓声中,秧歌队翩跹起舞,村人驻足观看,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四、剧团
  1949年,王兰庄成立业余剧团,成员20多名。1950年,配合土地改革创作演出评剧《跑不了,丢不掉》,主要情节为封建地主剥削农民、强迫婚姻后被武工队镇压。1951年剧团改为秧歌队。
  1950—1951年间,群众热情高涨,各村相继成立业余剧团,大团五、六十人,小团二、三十人。主要演出评剧和歌剧,结合时事,利用业余时间创作排练节目,形成广泛的基层文化宣传活动。1951年,为宣传新婚姻法,各剧团争相排演新戏,评剧《刘巧儿》、《王贵与李香香》、《小女婿》最受欢迎,成为保留剧目。凌庄子剧团、李七庄剧团、程村剧团、梨园头剧团和王兰庄剧团尤为著名。1956年,大多数剧团自行解散,几个较大剧团尚存。60年代,凌庄子剧团仍坚持排练、演出,直至1971年。
  凌庄子剧团 1951年,凌庄子成立业余剧团2个,演职员110人,负责人于长荣。代表剧目有评剧《刘巧儿》、《小二黑结婚》;歌剧《艺海深仇》、《新事新办、》;打击乐《灯歌》。1952年,该团在程村举办的联村队文艺会演中表现突出,天津群众艺术馆的罗迪老师和天津音乐协会的冯霞龄老师十分欣赏,亲任导演,经常指导,剧团的整体表演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经常在天津群众艺术馆排练演出。评剧名家六岁红(孙云竹)、新凤霞曾经到场观看,对唱腔表演给予了指导。
  50年代,凌庄子剧团在生产劳动中挖掘题材,创作了《打渔号子》、《插秧号子》等剧目。内容贴近生活,曲词铿锵有力。在天津市四郊农民文艺会演中获大奖,并代表天津市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农民文艺会演。1965年,剧团改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主要剧目为《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1971年剧团解散。
  李七庄业余剧团 1952年,李七庄业余剧团成立,有演员60余人。主要剧目有歌剧《王贵与李香香》、《兄妹开荒》,评剧《刘巧儿》。剧本由当时李七庄派出所的贾所长提供,代表剧目《刘巧儿》曾参加天津市演出。1958年剧团解散。
  程村剧团 成立于1950年,有演职员30余人、多为青年。该团有歌剧、评剧、话剧三个分团。剧目有《心上人》、《兄妹开荒》、《大过新年》等,自编自演的《懒老婆》为解放农村女劳动力起到积极作用,在天津县五区文艺公演中获奖。1955年剧团解散。
  五、文艺宣传队
  1976年,乡文化站选择有文艺专长及爱好者组建文艺宣传队、共40余人。其中演出节目有歌唱、舞蹈、曲艺,民族器乐有中阮、二胡、三弦、笛、笙、大鼓、快板等,西洋乐器有电子琴、吉它、大提琴、小提琴、单簧管、手风琴、架子鼓、小号、沙锤等,歌唱演员除李洪霞、王家福、赵长元几位演员外,还有天津快板演员何书森、京东大鼓演员皮洪刚等骨干。宣传队经常请市文化馆、和平区文化馆的老师讲课,演员们每晚集体活动,不论冬寒夏暑,从不间断。乐队演员一身多能,演出水平不断提高。演出形式有男声独唱、女声独唱、男女声二重唱,双人舞、京东大鼓、天津快板、评剧、器乐合奏等,每年排练1至2套大型节目,每逢重大节日在全乡演出。此外,还经常参加区文化馆组织的演出任务。参加区委、区政府重大会议期间的专场演出及天津市文艺调演。1990年,停止活动。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李七庄乡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李七庄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变迁和发展,重点描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七庄乡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就。

阅读

相关人物

凌玉柱
相关人物
赵士清
相关人物
张禀信
相关人物
王桂清
相关人物
翟家庆
相关人物
张玉堂
相关人物
罗迪
相关人物
李洪霞
相关人物
王家福
相关人物
赵长元
相关人物
何书森
相关人物
皮洪刚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凌庄子吹歌会
相关机构
边村吹歌会
相关机构
凌庄子剧团
相关机构
李七庄业余剧团
相关机构
程村剧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李七庄乡
相关地名
凌庄子
相关地名
边村
相关地名
黑牛城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程村镇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蔡台
相关地名
王台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