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1837 条 111 / 123
1651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大人庄村史话的情况。其中包括李大人庄探源、流传千古的李大人、漫话萧太后运粮河、宋辽代始建的地域村落、薄姓人家的兴衰往事、状元桥的传说、村中那座关帝庙、古槐花开香满村、青龙湖的神话、神奇古井变迁记、村党政组织建立与发展、四十村民共...
1652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大人庄建村历史说法多样,有说700余年,有说2000余年。村庄最早的居民是李姓和张姓,其他姓氏陆续迁入。村庄最早的传说与唐太宗东征有关,但具体时间尚待考证。村庄屡破屡建,最近一次建村是在明末清初。
1653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代仁回乡为官,体恤民生,深入民间私访,裁减里甲人员,打击贪污,减轻百姓负担,尊重知识分子,兴建学堂,鼓励贫家子弟读书。他宽厚慷慨,烧毁欠债人的借据,免去佃户田租,赈济四方往来的贫困灾民。
1654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萧太后运粮河是京津冀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千年来影响深远。本文讲述了萧太后的历史背景和运粮河的由来,以及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文章还提到了萧太后运粮河在武清和香河等地的遗迹和传说,以及当地人对萧太后的情结。
1655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武清地域的村落大多在元、明时期建村,但李大人庄附近早在宋辽代便有建村印迹。据史料记载,河北屯镇内14个村在宋辽代便已出现,如河北屯村因运粮大军在此设立军事哨所,军屯立村而得名。其他村落也多因姓氏或地理位置而得名。
1656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薄姓家族是李大人庄村内的大户,拥有多民族姓氏,人口占全村30%以上。村里仍保留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薄姓富户人家古民宅,建筑风格独特,具有传统文化艺术风格。过去薄姓家族也是书香门第、官宦之家,有识之士受到社会赞誉。
1657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张公子在赶考途中遇到刘之背叛,身无分文,被薄姓老夫妇救起并得到村民帮助。恢复健康后,张公子以义子身份感谢薄老夫妇。最终,他成为状元并回村感谢恩人,赠送礼品并修建新桥。
1658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关帝庙是为供奉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而兴建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的武清,也曾有过“无庙不成村”之说。李大人庄关帝庙的始建年代应于此。英雄远去,精神长在,影响巨大。这些在不同历史时期村中发生的桩桩往事,也得到了印证...
1659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古槐见证了小村的历史,是村中生灵。它坐落在原关帝庙内,四季更迭,给人们预报阴雨。古槐下曾是孩子们游戏的地方,还救了村党支部书记一命。一个京城“土豪”曾出高价买走古槐,但被村干部拒绝。
1660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大人庄村的“青龙湖”形状如同一条卧龙蜿蜒曲转于村中,相传与一条黑龙被贬有关。黑龙被派来掌管行雨,不负责任导致旱涝灾害频发。后来青龙接任,解民情、随民意,从此风调雨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1661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大人庄村头有一眼古井,据传有健身增寿的作用。古井旁有一座姑子庙,两小尼姑靠抬水解决吃用水问题,但吃用水源在二里开外,为了近便,两尼姑请驼背老者将井移至庙内,老者画圈后背着井轻松行走,后因鸡鸣不得不将井放回原地。
1662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李大人庄的村级党、政组织经历了不断更迭的管辖区域变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大人庄由武清县路北中共武清县工作委员会和办事处管辖。1948年春,李大人庄划归武清县第十一区。1958年9月,李大人庄划归河北省武清...
1663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大人庄有40名青壮年参军入伍,为中国解放做出贡献,其中6人牺牲。这些英烈的名字将永记在共和国英烈的光辉史册里,也深深记在村民心里。
1664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大人庄村少年张安庆在解放战争时期保护土改干部的事迹被传为佳话。在敌人包围村庄并询问土改干部下落时,张安庆坚决不说出开会地点,即使被殴打至遍体鳞伤也紧咬牙关,保住了土改干部的生命安全。
1665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大人庄村潘忠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位小英雄,他在香河县武工队担任队员。面对复杂的局面,他勇敢地参加战斗,成功地端掉了敌人炮楼,缴获了武器和俘虏。最终,他在执行任务时被敌人逮捕,遭受严刑拷打,但始终不透露任何信息,最终被敌人枪杀,牺牲...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