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67条
析出资源
66条
图表
201条

检索条件

共 267 条 4 / 18
46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正文
宋金时代多使用此法。方法是:在窑炕上铺上石英砂,稳置好支圈垫,然后扣装上器物坯体,在支圈座上叠置一环状支圈,上面再扣装一件器物坯,这样逐一置放。
47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正文
金元时期使用此法。方法是:将制好的器物坯体施釉后,刮去内心一圈,而后逐件叠放,装入筒状匣钵内,入窑焙烧即可。
48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正文
金元时期烧造瓷盆等大件产品,多采用此法。方法是:将拓印好的粗质垫珠放在大件器物坯体的底部(一般放到三到五枚),垫珠上再放置一件小一些的同类器物,然后逐一垫装成套,置于匣钵中焙烧,烧好后,除掉粘附在器物表面的垫殊后即可使用。
49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邢窑陶瓷的造型和装饰技艺,概括了各时期的造型演变和特征、历代邢窑的装饰方法等。
50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正文
陶瓷器物造型有实用与审美两大功能,受不同时代工艺技术水平的发展及姊妹艺术的影响,邢窑各时代器物的造型特征有不同变化。这样做的优点是增大容量,烧制时不易损坏。隋代邢瓷造型的显著变化,是器型种类的增多,由北朝的单一化趋于多样化了。隋代邢瓷的造型...
51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正文
邢窑装饰种类较多,计有旋纹、模印、戳印、压印、按压、雕塑、贴塑、捏塑、刻划、镂空、削边、三彩、彩画、点彩等。北朝时期不论是青瓷还是白瓷,都注重于实用为主,多为素面,纹饰很少,仅见凸凹弦纹和莲花纹。弦纹一般用以装饰器物的口沿或腹部。莲花纹则是...
52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邢窑的民用瓷、贡瓷,概括了字款的种类和涵义、邢窑产“贡瓷”而无“官窑”等。
53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正文
邢窑遗址发现以来,先后出土了“盈”“大盈”“官”“翰林”“药”“王”“张”“李升”“李”“口弘”“口楚口”“解”“退”“进”“辛”“记”“都”等带款识的瓷片标本。对于“大盈”、“盈”、“翰林”“官”款的解释目前大体上有两种说法,一是与唐代皇...
54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正文
对于邢窑的性质,目前尚没有专门的论述,多数学者认为是民窑。众所周知,有关官窑的设置目前公认的是五代时期的柴窑与北宋汴京的官窑,但至今尚未找到窑址,是否真的存在一时还无定论。由于邢窑产贡瓷,所以笔者认为应把邢窑划为“贡窑”而非“官窑”。从邢窑...
55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邢窑的历史地位和邢瓷的对外传播,概括了邢窑的历史地位、邢窑制瓷技术的对外传播、邢窑产品的外销等。
56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正文
在谈到唐代制瓷成就时,现在的人们往往把邢窑与越窑相提并论,两个窑口分别被冠以南北两大“制瓷中心”称号,或者称之为“南青北白”的两大陶瓷业的代表。茶圣陆羽从饮茶的角度把邢窑排在了越窑之后,认为邢瓷白而茶色丹,不宜饮茶。而其它记录邢越二窑的唐代...
57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正文
邢窑烧造的白瓷,开创了我国陶瓷发展的新纪元,它烧造的产品曾远销海内外,发明的制瓷技术也传到了大江南北。曲阳的定窑、磁县的磁州窑和江西的景德镇窑,均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邢窑影响。从遗址出土遗物来看,定窑大约是在唐代中期开始烧制瓷器的,而景德镇烧造...
58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正文
1969年,在奈良市平城京东三坊大路东侧沟出土了三片白瓷碗片。1970年在京都市下京区七条唐桥西寺遗址出土达35片的白瓷。龟井明德从大约20处遗址中又捡出了白瓷。特别是1975年,在天禄四年烧毁的奈良药师寺西僧房遗址中出土了一只白瓷碗,虽然...
59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正文
长期以来,对邢窑窑址的发现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根据唐李肇《国史补》和元稹《饮致神曲酒三十韵》两处记载,邢窑的窑址应在唐朝邢州的内丘县,即今河北省邢台市的内丘县。但在1952年起到1979年的三十年间,虽然经过人们在内丘及其邻县境内...
60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正文
在谈到临城邢窑遗址的发现时,开始了连专家找了三十多年都没有寻到窑址的邢窑遗址探寻之路。邢瓷研制小组在岗头村北的泜北渠北岸第一次发现了晚唐的窑址,岗头村北的北渠北岸发现了晚唐的窑址之后。在河北省邢台地区临城境内发现的唐代邢州白瓷窑址。先后发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