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邢窑遗址在临城的发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916
颗粒名称: 1、邢窑遗址在临城的发现
分类号: K878.5
页数: 10
页码: 140-149
摘要: 在谈到临城邢窑遗址的发现时,开始了连专家找了三十多年都没有寻到窑址的邢窑遗址探寻之路。邢瓷研制小组在岗头村北的泜北渠北岸第一次发现了晚唐的窑址,岗头村北的北渠北岸发现了晚唐的窑址之后。在河北省邢台地区临城境内发现的唐代邢州白瓷窑址。先后发现了八处古代瓷窑遗址,并终于在岗头村附近发现了第一座唐代邢窑遗址,经专家们鉴定确认为唐代邢窑遗址。在考察中叶喆民同志又发现了平底碗瓷片。初步确认唐代邢窑遗址在临城县境内,陈二印同志首先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细白瓷执壶残件。
关键词: 邢窑遗址 文化遗址 考古

内容

在谈到临城邢窑遗址的发现时,我们不能忘记一位十分关键的人物,他就是时任临城县二轻局局长的路子英。1978——1979年在他就职县科委期间,省科委曾多次向临城县下达邢瓷恢复的任务。做为县科委负责人,他自然把这一任务压到了二轻局,但两年过去了,工业部门始终没有反应。正在苦无办法的时候,县委把他调到二轻局当局长,一个想不到的转机把他和邢窑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路子英局长到二轻局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邢窑的恢复工作了。
  1980年初,由他亲自参加的“邢瓷研制小组”在临城县二轻局宣告成立。小组成员有马振环、陈二印、张云申、陈月恩、张书泰。小组聘请陶瓷史专家傅振伦、叶喆民、冯先铭和河北师大杨文山为顾问。就这样,一个由没有一点考古专业知识,也没有文物部门组织和参加的“邢窑考古队”开始了连专家找了三十多年都没有寻到窑址的邢窑遗址探寻之路。
  1980年8月10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上午十一点,邢瓷研制小组在岗头村北的泜北渠北岸第一次发现了晚唐的窑址,捡到了晚唐的粗白瓷唇沿玉璧底碗和鼓腹短流执壶的残器。这是近三十年来首次发现的唐代窑址,虽然没有找到“类银”“类雪”的细白瓷,但这无疑对发现邢窑起到了关键作用,增强了人们的信心。岗头村北的北渠北岸发现了晚唐的窑址之后,新华社河北分社于11月18日播发了专题新闻《“邢窑之谜”初步揭晓》的文章,内容如下:我国陶瓷史上一直探讨着的“邢窑之谜”,已初步揭晓。今年八月间,在河北省邢台地区临城境内发现的唐代邢州白瓷窑址,经陶瓷史研究者现场考查鉴定,证明是唐代晚期的邢窑遗址。
  盛唐时代,陶瓷手工业空前发展。当时北方的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地区)白瓷,南方的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地区)青瓷,同时驰誉中外。
  我国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古代瓷窑,都已陆续发现,唯有唐代邢窑遗址长期湮没无闻。今年八月间,邢台地区临城县第二轻工业局和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有关研究人员到邢台地区进行普查,先后发现了八处古代瓷窑遗址,获得大量瓷器标本。并终于在岗头村附近发现了第一座唐代邢窑遗址,第一次找到邢窑烧造的白瓷碗片和白瓷壶片。这些器物和该县射兽村唐墓中出土的具有唐朝风格的白瓷器物完全相同。经专家们鉴定确认为唐代邢窑遗址。这一发现,为邢窑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1980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党支部书记王舒冰、讲师叶喆民、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付振伦、河北师大杨文山同志,以及省、地区经委、科委、二轻局、邯郸陶研所等单位的有关同志,为恢复邢瓷,应邀来临城考察。先后到了岗头、澄底、南程村、瓷窑沟等大队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考察中叶喆民同志又发现了平底碗瓷片。大家进行了座谈,一致肯定了这些古窑址断代,初步确认唐代邢窑遗址在临城县境内。并要求再做进一步调查,以期找到邢州白瓷的进贡之物。
  1980年11月7日,邢瓷研制组林玉山、陈月恩同志进一步向岗头大队的北部方向普查,在祁村东南方向发现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古瓷片堆积物,并第一次发现了“类雪”的细白瓷玉璧底碗片,在古窑址调查上有了新的突破。
  1980年11月19日,林玉山、陈二印同志在祁村东南古窑址中探查,陈二印同志首先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细白瓷执壶残件。
  1980年11月22日,在祁村村西又发现了一处与该村东南方向瓷片特点类似的瓷窑遗址。捡到了“类雪”的细白瓷片和匣钵。
  1980年11月23日,又在西双井村东发现一处与祁村两处瓷片特点类似的古瓷窑遗址,捡到了“类雪”的细白瓷片。并在该处发现了一座古瓷窑窑体。
  1980年12月8日,林玉山、陈二印同志将发现的白瓷执壶和部分细白瓷碎片送北京请专家鉴定,付振伦、冯先铭、叶喆民等都认为是典型的唐代邢窑器物。
  1980年12月13日,故宫博物院冯先铭、欧志培同志来临城对古窑址进行考察。他们认为祁村、双井一带发现的古瓷窑遗址是唐代邢窑遗址,但感到发现的器物标本少些,需要进一步找到更多的真凭实据。
  1981年2月13日,在祁村东南一块土埝子上边挖了一个两米见方的探方,在一米五左右的深度,发现了有六十公分厚的瓷片堆积层。根据出土实物分析,大约百分之八十左右是匣钵,垫片一类的窑具,百分之十五左右是粗白瓷片,百分之五左右是“类雪”的细白瓷片。在探方中挖出了不少细白瓷器物残片。根据所发现窑址的情况,写了《唐代邢窑遗址调查补充报告》。
  4月25日至27日,邢台地区科委受河北省科委的委托,会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在临城召开了“邢窑与邢瓷艺术鉴赏会”,应邀参加的古陶瓷专家学者有傅振伦、冯先铭、李辉柄、王莉英、王舒冰、高庄、尚爱松、李纪贤、赵鸿声等,连同省、地、市、县的有关领导和科研人员以及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记者共计五十二人出席。
  与会者首先考察了窑址,然后举行座谈对出土器物进行了鉴定,在杨文山简要介绍窑址的发现经过之后,专家学者大都进行了发言(叶民先生因事未到作了书面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岗头、祁村、西双井的唐代窑址应是“唐代邢窑”或说是“邢窑的一部分”,“至少也是邢窑的正统或亲支近派”。会前新华社记者胡承清曾以《“邢窑之谜”初步揭晓》为题,向全国各大报纸转发了电讯稿,会后中新社记者陈则平又以《“邢窑之谜”的解开》为题,向海外各大报纸诸如香港的《大公报》、《文汇报》、日本的《新新日报》、美国的《纽约时报》、英国的《泰晤士报》等转发了传真“特稿”,将我国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公布中外。中新社记者陈则平《“邢窑之谜”的解开》全文如下: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唐代向以邢州所产的白瓷闻名于北方。但由于邢窑遗址一直没有找到,得不到可靠的实物标本,无法进一步研讨邢瓷的造型、胎质、釉色等生产技术和工艺特点。近百年来,为了寻找邢窑遗址,研究陶瓷的科学工作者曾在河北省的邢台、内丘等周围各县多次进行探查,但毫无结果。唐代邢窑在何处,成了中外学者的不解之谜。
  随着八十年代的来临,这个谜被揭开了。解谜人是杨文山。杨文山不是研究陶瓷的专家,乃是河北省师范大学历史系的讲师。他对工作有一股难能可贵的钻劲。早在一九五二年他在邢台第一中学教历史时,为拿不出邢瓷的实物标本而感到遗憾,于是,他下决心要从邢窑里获取标本。为此,他开始寻找邢窑故址。二十多年来,为了寻找邢窑,他翻阅了大量有关文献资料和有关县的县志,探查了许多县的故窑址。他的工作得到了河北省、邢台专区和临城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经过廿八个春秋的探查,他终于在河北省临城县的岗头、祁村、双井等地找到了唐代民间邢窑故址,获得了大量邢白瓷器的储存物。这一重大发现,解决了研究邢窑和邢瓷的各种疑问。中国许多陶瓷专家闻讯赶赴现场,多次考查,核实邢窑遗址。
  在临城县邢窑故址进行考证,尤其对于年逾古稀的老专家来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这里道路坎坷不平,但他们抱着科学的求实精神,不顾年迈体衰,一个窑一个窑进行考证和采集。人们看到,临城的岗头、祁村、双井等地,地上的残存瓷片和断坡处的残瓷片堆积层,举目可见,古窑址遗迹众多,皆为民窑。据专家们鉴定,其中大量的古窑址在从地表存物发掘出来的瓷片,主要是宋、金、元代的,以宋代为最多,而邢瓷数量不多。邢瓷中以粗瓷器为多。计有各种粗、细瓷碗,粗、细瓷执壶、坛、盏托、瓷雕骑马俑和小马、漏斗状匣钵、桶状匣钵和窑具等。这些出土的白瓷器物,特别是细瓷器物,其造型规整,精致细腻,胎质坚实,釉色洁白,光泽柔润,与史书上关于邢瓷的描写“类银如雪”,完全吻合。例如出土的碗器,不论时代风格还是造型特征,与邢台市郊区唐墓中出土的白瓷碗,毫无二致。
  邢窑、邢瓷的发现,使几位陶瓷老专家欣喜万分。早在去年十一月,当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老陶瓷专家、七十五岁的傅振伦在北京得到由邢窑出土的“类银如雪”的唐代邢瓷实物时,高兴得击掌叫绝。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陶瓷专家冯先铭闻讯后,曾两次赶赴临城县。在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作的王舒冰闻讯后,也频扣临城县门,同时,他还在北京组织了高庄、尚爱松等专家及其他有关人员到临城参加邢窑与邢瓷的艺术鉴赏会。这些天,临城人民看到,老专家们不顾疲劳,白天与河北省、邢台地区及临城县的科研人员一起,对邢窑遗址进行考查,晚上他们又一起研讨如何保护遗址,向文物有关部门建议进一步勘探与发掘,并切磋邢瓷技艺和为仿制邢瓷拟订周详的计划。
  1981年5月,叶喆民先生见这千年古窑重现,兴奋之余不禁欣然命笔,并赋诗一首聊寄远怀,为“邢瓷研制小组”所取得的重要成绩和邢瓷鉴赏会的举行表示衷心的祝贺:“邢瓷自古有佳评,类雪类银实可称。
  漫道内丘存故址,焉知窑迹在临城。
  千年迷梦化春雪,一载辛劳成大功。
  喜看前程都似锦,创新超古攀高峰”。
  (后来发表时有改动)1981年12月国际友好人士路易·艾黎来到临城,参观过窑址后他这样写道:“邢窑产品是华北一带最早的白瓷。过去在北京琉璃厂我经常能买到一件这样的产品,这些都是农民发掘出来,带到北京出售的。五十年代中,琉璃厂并没有多少买主,一些开裂的外边有土,整件的东西价钱也很少。作者去邢台时也经常问及邢窑窑址。但无法获得任何确切的回答。1981年一些陶瓷专家在邢台西北的临城县境内,太行山陡坡下的丘陵地带,找到三个邢窑窑址的位置。据说纪元618~718年间的唐代早期,这些窑比较兴旺;产品送往长安官府,并随丝绸之路以及往南通过长江出海进行对外贸易。
  1981年12月底在一个宁静的晴朗的冬天,我们来到临城这个有十五万人的小城市。从那里得知邢窑址的具体位置是在岗头、祁村和双井。在双井我们所见到的窑都坐落在曾经是一个水溪的旁边。这些在唐窑下面厚厚的一层木灰,可以在岸边挖出来。部分窑墙已被挖出,其中有许多瓷片;看起来当时这一带,包括太行山的土坡地,很显然都为森林所覆盖,因而燃料供应充足。森林砍伐完以后,燃料发生问题,迫使这些窑停产。也有可能这些窑的停产与八世纪中叶安禄山的叛变相关,但似乎可以肯定从那以后这里再也没有生产过瓷器。宋时,这个小溪还有些水,陶工们曾回来进行生产,烧窑则改用煤作为燃料。
  当时生产厚胎陶器,施绿釉,在较低的温度下烧成。这些产品显然是供应当地百姓的。唐时,白瓷是在1300±20℃左右烧成,供应出口贸易。
  祁村的生产规模似乎较大,那里有两条小溪汇合成河,便于产品运输。村外仍可见到一个石砌的驳岸。由于森林无休止地被砍伐,这里的小溪与河道早已干涸,一些水道早为黄土所淹没变成了耕地,在这一片田地上,可以见到瓷片在阳光中闪灼。有些唐代产品的碎片十分细致,而大一些的碎片敲击时发出清脆的音响。那里生产的瓷有两种釉面,一种为纯白无光釉面。另一种为光泽好的釉面略带蓝色。在岗头挖成一个八尺深的坑通往一个很大的烧窑废品堆;从那里出土了一些好的标本,准备在县陈列馆里展出。
  在唐墓中可以找到相当多的邢窑产品,这些产品与在邢窑故址找到的完全一致。有一件出土的碎片是仿制朝圣者带在身边的那种皮水囊的瓷瓶。这个仿制品的每一个细节都相当清楚,如高起来的缝隙上的针迹也很明显。在唐代地质层中采到的一件瓷片却引起了人们的疑虑。这件东西是典型的唐代水壶或酒壶上的壶嘴,胎呈灰色而不象是高岭土烧成的那种白色,釉面为有裂纹的青瓷釉。这显然说明唐时本地生产的厚胎陶器是采用比较容易得到的粘土制成而不是高岭土。这里的一些碎片都比宋时用低温烧成的产品结实。收集碎瓷片是一种乐趣,在闲空时可将它们敲碎进行研究。
  据说对邢窑尚须作进一步的的研究。
  宋时或者是由于辽、金入侵,或被抛掷在田头的黄土岸上于是,有人来寻找邢窑故址,在三个农村的丘陵上,挖掘出多品种的瓷片和遗存的残壁窑墙。
  在我们挖掘遗址的远方,淡蓝色的暮霭笼罩着耸立的太行山,骡车驴车在乡村的道路上奔驰,小拖拉机也混在当中来往;还有那红脸蛋的儿童,嬉戏、欢闹、彼此滚在一起,充满着亲切富有生机希望。
  我们在归来的路上,捧着古陶工制的瓷器残样,不免千思万想,……啊,十四个世纪前的灿烂文化;永远值得后人的赞赏!当地的领导人语重情长,历史赋予的任务,要保管好古窑址,让它复生,放出新的光芒。”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邢窑一直被誉为我国白瓷的发祥地,邢瓷是我国早期白瓷的代表。本书结合历年来的考古发掘,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丰富精美的邢瓷藏品,对邢窑的生产环境、邢窑遗址的发现和分布、邢窑的烧制技术、邢窑的产品种类和工艺特征、邢窑的外销和传播等,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本书具有科学性、通俗性、可读性的特点,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是文物考古工作者、大中学生、文物爱好者了解邢窑的优秀读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