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7条
析出资源
23条
图表
4条

检索条件

共 27 条 1 / 2
1
封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封面
2
知识出处: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书名页
3
知识出处: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题词页
4
前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前言
5
目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目次
6
知识出处: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胶南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东临胶州湾及青岛市黄岛区;北倚胶州;西及西南接诸城、五莲和日照县;南及东南濒临黄海。处北纬35°35'——36°08' 东经119°30' ——120°11'。县驻地为胶南镇(王戈庄)。胶南县建于1946年9月,因地...
7
知识出处: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在胶南县铁橛山里,座落着东南崖、大下庄、西北庄、黄泥巷、墩上、上沟、山周、劝里等十多个村庄,其中有的村多数人家姓杨,当地群众总称杨家山里。在抗日战争时期,杨家山里的人民,因不堪国民党地方武装和日伪、土匪的敲诈勒索、残酷蹂躏,揭竿而起组织武装...
8
知识出处: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民国十六年间,胶南地面兴起大刀会。四乡会众持大刀长矛,打土匪,抗捐税,砸盐局,围攻乡镇。一时间野火春风,官府震惊。这是胶南历史上农民暴动的一次壮举。为了记下这一抗暴斗争的史实,我们以《增修胶志》的记载为线索,走访了当年的大刀会徒和知情群众,...
9
知识出处: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四七年春,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山东的党和人民政府组织了若干子弟兵团开赴前线,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一九四七年三月二日,山东省支前委员会与滨北支前司令部命令藏马县快速组建一个支前子弟兵团。由肖少华任团长,王子浮任政...
10
知识出处: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四一年,在现胶南县的泊里、横河一带,由于土匪、汉奸劫掠,又加缺医少药,造成了瘟疫大流行,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刘卜疃村是个重灾村,几乎成了荒无人烟的地方。刘卜疃村解放前属诸城五区,从一九三八年开始,国民党苏鲁战区游击队第二纵队六支队,后又...
11
知识出处: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灵山卫,现为山东省胶南县的一个镇。该镇地处胶州湾畔。东与青岛市经济开发区接壤,西距县城仅十三公里,南临浩瀚无际的黄海,背靠风景秀丽的小珠山。屹立海面的灵山岛,嵌露刻秀,翠然如画屏;唐岛湾畔的积米崖,船帆栉比,渔港生机盎然;滩涂及海产资源丰富...
12
知识出处: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王台镇旧时为胶县南乡的重要集镇。相传唐太宗时曾在此设“瞭望台”,简称“望台”,后演变为王台。这里距胶州二十五公里,东临胶州湾,与青岛隔海相望;西及西南连接诸胶两县的广大农村。水陆交通又比较方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因此,数百年...
13
知识出处: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琅琊台,乃我国名胜古迹。位于胶南县境内,在夏河城东南五公里处,三面濒临黄海,海拔一百八十三点四公尺。台昂首翅尾,呈“船”状起于众山之上。春秋时代,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73年攻灭吴国。琅琊台以“秦之胜地”而驰名中外。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为巩固统一...
14
知识出处: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齐国修筑的长城。它西起古代的平阴县北部,东至山东省胶南县的小珠山东,在黄岛区的东于家河接黄海,全长一千多华里。由于这道千里长城修筑在鲁中丘陵的南北分水岭上,因而自古还有"长城岭”、“长长岭”之称。这道长城进入胶南县境由西向...
15
知识出处: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大珠山,位于胶南县境的东南部。濒临黄海,长约十三公里,宽约五公里,总面积约六十五平方公里。主峰大寨顶,海拔四百八十六公尺。据清乾隆十七年纂修的《胶州志》记载:“《齐乘》云,岸海名山,嶙峋万仞,势压群峰,山麓石辟为门,有石门寺,旁有一泉,迸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