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302条
析出资源
200条
图表
102条

检索条件

共 302 条 8 / 21
106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 类型: 正文
烈士墓梁一清烈士墓在吉安市城西南天华山脚下的烈士陵园内。1956年由吉安县淒陂迁葬于此。墓为片石砌筑,长方形,高2米,周长13米,坐东南,向西北。墓碑高1米,宽0.5米,中间刻写“梁一清烈士之墓”,右书“江西省吉安县陂头人生前任吉安总工会委...
107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 类型: 正文
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井冈山市茨坪北山上。1987年4月破土动工,1988年12月完工。由山楼、中轴道、纪念堂、英烈厅4部分组成。纪念堂大厅陈放攸县、茶陵、遂川、永新、莲花、宁冈、井冈山革命烈士名册各一本,两侧陈列83位大革命时期牺...
108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建立后,吉安始设文物管理机构,文物事业受到重视,地、县(市)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文物普查、考古、发掘、征集、收藏、维修、保护等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境内文物遭到破坏,文物保护事业一度停顿。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吉安文物保...
109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 类型: 正文
管理机构行政机构新中国建立初,吉安地区文物工作由专署教育科管理。各县(市)文物工作由县(市)教育科或文化馆兼理。1981年,吉安地区文化局成立,文物工作改由文化局管理。为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地区成立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事业机构文物研究...
110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 类型: 正文
管理机构行政机构新中国建立初,吉安地区文物工作由专署教育科管理。各县(市)文物工作由县(市)教育科或文化馆兼理。1981年,吉安地区文化局成立,文物工作改由文化局管理。为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地区成立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从1978年2月...
111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 类型: 正文
文物研究所1986年1月,吉安地区文物研究所成立。该研究所系全额拨款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定编3人,与地区文化局文物科合署办公。博物馆吉安市博物馆1969年筹建毛主席在吉安市革命活动陈列馆,1970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1977年改名为吉安革命...
112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 类型: 正文
纪念馆文天祥纪念馆位于吉安县敦厚镇东侧当缅山,1984年8月动工兴建,1990年用正气堂进行简易展出,1992年1月9日正式开馆。主体建筑正气堂为全馆序厅,正气堂东西两侧,各有两幢厢房和疣房。180米展线陈列文天祥生平事迹、遗物、手迹、著作...
113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 类型: 正文
第一次反“围剿”陈列馆坐落在龙冈街口西侧。馆舍分展厅、花圃、宿舍3部分,建筑面积825平方米。展厅系统地介绍了第一次反“围剿”的战斗历程,即从罗坊会议至东韶战斗, 特别是龙冈战斗的历史过程。展厅陈列了许多革命文物,图文并茂,是广大干部群众尤...
114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 类型: 正文
1959年冬至1960年秋,万安县文化馆组织第一次全县文物调查,公布革命旧址86处、古文化遗址9 处。1983年3月开始,再次进行全县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历时一年半,勘查文物分布1184处,征集各类文物331件,整理文物资料226份,计20余...
115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 类型: 正文
考古发掘1975年6月,省文物工作队在新干县界埠乡湖田村试掘一个战国时期粮仓。粮仓平面呈长方形,长 61.5米,宽11米,其规模之大,省内仅有,国内罕见。出土的5把战国时代铁斧,为省内发掘出土最早的铁器。该遗址于1987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
116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 类型: 正文
文物保护吉安地区历史文物十分丰富,但因旧时无专管机构和专人负责,大量古代文物被盗被毁,损失巨大。新中国建立后,地、县(市)人民政府对文物工作十分重视,陆续成立文物管理保护机构,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先后公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境...
117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建立后,地、县(市)人民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视,组织人员对境内革命文物和名胜古迹进行调查登记,确定和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并要求对文物保护单位做到四有:有档案,有标志说明,有专人管理,有保护范围。 1957年,青原山净居寺、古南塔、吉...
118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 类型: 正文
从20世纪50年代起,全区各县(市)文物管理机构为了收集散藏在民间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想方设法,下大力气,采取多种措施:或抽调专业人员组成文物征集工作组,前往全国各地,广泛地征集;或组织人员走村串户,动员群众捐献;或由政府出资收购;或由文...
119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 类型: 正文
文物维修新中国建立后,地、县(市)人民政府对境内国家、省、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遵循“修旧如旧,不改变原貌”的文物保护原则,对墙体倾斜、剥蚀严重、构件霉烂变形、房屋破烂不堪的革命旧居、旧址和名胜古迹进彳亍抢救性维修。...
120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 类型: 正文
文物保护队伍为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和原则,全区各县(市)人民政府对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划出保护范围,落实保护单位和责任人员。凡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所在地乡镇长和村委会主任均为第一责任人;村委会按就近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