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黎川县” 相关
共 1492 条 6 / 100
76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黎川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749.2毫米,是江西省水资源丰富的县之一,也是赣东地区暴风雨中心之一。县内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1970年降水总量最大,为2201.9毫米;1963年降水总量最小,为1142.5毫米。历年降水量最大日是1952年6月6...
77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由于受地形影响,各地降水分布不均,特征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降水量最大的是东部的德胜关地区,年降水量1959毫米;降水量最小的是北部的炉油地区,年降水量1676.1毫米。
78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黎川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749.2毫米,是江西省水资源丰富的县之一,也是赣东地区暴风雨中心之一。县内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1970年降水总量最大,为2201.9毫米;1963年降水总量最小,为1142.5毫米。由于受季风影响,各月降水量差异也很...
79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黎川县属湿润地区,年平均干燥度为0.48;年平均相对湿度81%。 一年之中,前半年湿润,降水量大大超过蒸发量;后半年干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80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黎川县历年平均无霜期为278天,1965年最长达314天,1958年最短为232天。常年初霜出现在11月26日左右,1958年出现最早,10月27日就出现初霜;常年终霜结束在2月22日左右,1977年终霜最迟,3月25日才结束。
81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黎川县几乎每年均有风速在17米/秒以上的大风出现,最多年达13次(1967年和1984年),也有无大风年。大风发生时间多在4月和8月。以偏北、偏南大风及雷雨大风为主,风力达8级以上,有时瞬间风力达12级,破坏力大。 1957至199...
82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黎川县年平均水迳流量为18.3489亿立方米。迳流地区分布不平均,按水资源计算单元的迳流系数而言,资福河为0.625,黎滩河为0.62,龙安河为0.61,洪门水为0.595.迳流时间分配也不平均,实测资料表明,4—6月迳流量占全年的49.9...
83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洪涝黎川县是赣东地区暴风雨中心之一,全县大部分地区处在易涨易退的山溪河旁,从古到今,洪涝时有发生。宋太平兴国元年,县城东南四十里的马溺地区发生山洪,推走巨石。明正德十四年4月,大水,通济桥冲坏,西南城墙尽毁,民房淹没无数。明万历二十一年6月...
84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黎川县是赣东地区暴风雨中心之一,全县大部分地区处在易涨易退的山溪河旁,从古到今,洪涝时有发生。
85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正德八年(1513年),旱。
86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康熙九年(1670年),2月大雪,11月、12月又大雪,民房及树竹被压倒。 1964年2月中、下旬,强寒潮入侵,冻雨和雪持续7天,全县遍野冰山雪地,四处冰挂雪裹;电线上冰凌成排,最大直径达40毫米;全县电线杆被压断一百多根,竹木被...
87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春分寒,清明寒,小满寒,是危害农作物的自然灾害
88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寒露前后,北方强冷空气南下,气温急剧下降,对农作物,特别是对二季晚稻影响很大,这便是寒露风。寒露风有轻度,重度两种:轻度寒露风为连续3天日均气温低于22℃;重度寒露风为连续3天日均气温低于20℃,或连续两天日均气温低于20℃度,其中有一天日...
89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顺治八年2月,大风拔树竹。建国以来,据气象部门记载,黎川县绝大多数年都有8级以上大风侵入。大风来时拔树倒屋、中断通讯、妨碍交通、危害农作物。1983年4月28日10级大风,给全县造成重大损害,其它次均为局部损害。表2—20 黎川县1957...
90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道光元年秋,蝗虫损害庄稼,全县大饥。1952年,稻苞虫严重为害早稻,由于缺乏器械及农药,群众采取手工捕捉办法消灭害虫。此年全县13975亩稻田遭受虫灾。1965年,浮尘子为害猖獗,使“珍珠矮倒种”的二晚水稻,患起严重的黄矮病,造成许多稻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