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病虫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626
颗粒名称: 第七节 病虫害
分类号: S43
页数: 2
页码: 84
摘要: 清道光元年秋,蝗虫损害庄稼,全县大饥。1952年,稻苞虫严重为害早稻,由于缺乏器械及农药,群众采取手工捕捉办法消灭害虫。此年全县13975亩稻田遭受虫灾。1965年,浮尘子为害猖獗,使“珍珠矮倒种”的二晚水稻,患起严重的黄矮病,造成许多稻田只获五成收成,或颗粒无收,此年全县受虫灾面积达7.5万亩,其中重灾面积5.5万亩。1973年6月,稻纵卷叶虫危害稻田13万亩,成灾3万亩,损失稻谷105万公斤。发生较严重地区是潭溪、栗塘、宏村、城关镇。1974年9月,稻三化螟危害稻田9万亩,其中5千亩遭害严重。1982年6—7月,稻瘟病危害稻田3万亩,其中3千亩遭害严重。
关键词: 黎川县 病虫害

内容

清道光元年(1821年)秋,蝗虫损害庄稼,全县大饥。
  清道光六年(1826年)7月,蝗虫损害庄稼。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秋,蝗虫损害庄稼,全县大饥。
  1952年,稻苞虫严重为害早稻,由于缺乏器械及农药,群众采取手工捕捉办法消灭害虫。此年全县13975亩稻田遭受虫灾。
  1965年,浮尘子为害猖獗,使“珍珠矮倒种”的二晚水稻,患起严重的黄矮病,造成许多稻田只获五成收成,或颗粒无收,此年全县受虫灾面积达7.5万亩,其中重灾面积5.5万亩。
  1973年6月,稻纵卷叶虫危害稻田13万亩,成灾3万亩,损失稻谷105万公斤。发生较严重地区是潭溪、栗塘、宏村、城关镇。
  1973年7月—9月,稻飞虱、浮尘子危害稻田29万亩,成灾6万亩,损失稻谷300万公斤。发生较严重地区是潭溪、栗塘、宏村、龙安、洵口。
  1974年9月,稻三化螟危害稻田9万亩,其中5千亩遭害严重。
  1982年6—7月,稻瘟病危害稻田3万亩,其中3千亩遭害严重。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