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韩去非” 相关
共 32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八路军临郯独立团是1938年11月23日组建的一支地方抗日武装。1939年3月该团改番号为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三大队,仍属八路军山东纵队建制。1940年夏升级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五旅十三团。这支武装在抗战初期,为创建临郯平原抗日根据地,坚持和...
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日寇大举进攻山东,先遣部队迅速进入莒县。当时临沂城虽有国民党庞炳勋部暂时抵抗,但失守已是定局。临(沂)、郯(城)面临沦陷,广大人民即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国难当头的时刻,爱国的人们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深知民族...
3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王洪九于1938年初,在其家乡,拉起一支队伍,投身抗日斗争。随着形势恶化,国民党反动派不断掀起反共高潮。受此影响,王逐步由团结抗日,走向分裂、倒退、妥胁、反共的道路。1977年6月,穷途末路的王洪九病死于台北市建国路寓中,终年72岁。
4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日寇大举进攻山东,先遣部队迅速进入莒县。当时临沂城虽有国民党庞炳勋部暂时抵抗,但失守已是定局。临(沂)、郯(城)面临沦陷,广大人民即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忧国忧己昼夜不安。参加这次会议的约20人,会上商定了...
5
知识出处: 郯城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邓月楼,名廷鉴,曾用名剑秋,郯城县马头镇人。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日出生于地主家庭,幼年过着富裕的生活。一九〇一年,邓月楼二十岁,离开家庭去东海县桃林镇恒公金货店学生意,做店员。一九二五年出任郯城县地方财政管理处处长,一九二八年考取郯城县财政局...
6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地向我大举进攻,他们实行惨无人道的 “三光”政策。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之中。在这民族危急关头,临郯地区的爱国志士、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广大群众,纷纷挺身而出,集会结社,积极地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7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日军侵占济南。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十万军队不战南逃。布防于胶济路东段的东北军五十一军也仓惶撤抵徐州地区。继之,日军于一九三八年一月四日占领兖州、曲阜,一月十日侵占青岛。敌机不时轰炸鲁南城乡,进而威逼临沂,情势...
8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发生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实行妥协退让的政策,使我大好河山惨遭日寇铁蹄之蹂躏。八月四日,日军在侵占平、津后,沿着津浦铁路继续南犯、进逼山东。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放弃黄河天险不守,十万大军准备南逃。...
9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 | 类型: 正文
张里元,又名张之一,一八九〇年生,山东省定陶县人。张里元一九二二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系。一九二三年任西北恳殖考察委员,带领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农民去绥远开垦荒地。一九二五年参加冯玉祥的西北军并任军法处主任,一九三〇年蒋、冯、阎中原大战,冯玉...
10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四一年农历八月二十日日寇调集了万余兵力采取长途奔袭、铁壁合围的拉网战术,对我鲁南三行署和临沂县委驻地一一湧泉疯狂地进行大“扫荡”。虽然四十多年过去了,但现在回想起来,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静。当年那种悲壮激烈,可歌可颂的战斗生活又一幕幕浮现...
11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从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至一九四一年春,我党曾在鲁南地区组织并发展了“临、郯青年救国团”。这是一个以爱国青年为主力的抗日群众组织”它在抗日战争初期,对于宣传、发动和组织鲁南各阶层人士积极开展抗日斗争、促进艮主政权的建立、发展抗日武装等方...
12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现在苍山县的兰陵、横山、鲁坊、新兴、三合、坊前和枣庄市的底阁、越城一带,抗战前属于临沂八区.这是一个横跨台潍、郯峄公路的大区.兰陵镇又是枣庄、临沂之间的交通枢纽,因此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目寇为了维拱1其交通线,一直在兰陵安着据点。兰陵镇是一...
13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八路军临郯独立团是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组建的一支地方抗日武装。一九三九年三月该团改番号为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三大队,仍属八路军山东纵队直接领导。四〇年夏升级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五旅十三团。这支武装在抗战初期,为创建临、郯平原抗日根据地,坚...
14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临郯独立团,是我党在山东鲁南地区建立较早的一支抗日武装,它同全国革命军队的发展规律一样,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过艰苦奋战,无数牺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明年就是它诞生五十周年了。我怀着亲切地心情写下了这篇回忆录...
15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兰陵,是临沂西南的重镇,位于临、郯、=三县的交界处,是交通要道。杨只晨同志的家,就在兰陵围子西门外。据我当时听说,他是中共党员,在曲阜二师求学时,就是个进步学生,积极分子。其胞兄杨景田,也比较开明进步,在当地亦有些影响。兰陵一带,由于受中共...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