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4条
析出资源
10条
图表
3条
事件
1条

检索条件

与 “郑长璋” 相关
共 14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蕉城红色遗址 | 类型: 正文
郑长璋,字仲珊,又名郑细骥,福建宁德市人,1901年出生,9岁开始就读于宁德县城关第一国民学校第一高等小学,16岁考入福建省立第三中学。少年时代,他就崇敬文天祥、陆游、戚继光等爱国英雄,在校期间,他勤奋学习,思想进步,忧国忧民。1919年至...
2
知识出处: 蕉城红色遗址 | 类型: 正文
位于蕉城区漳湾镇小塘村。建于1928年(戊辰年)。1982年4月,宁德县人民政府立碑纪念。2006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正文
一九二七年一月,郑长璋、林国章和在上海读书的蔡泽鏛三人寒假回乡,其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他们受上级党组织委托,以国民党省党部名义,回乡筹备建立国民党宁德县党部,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郑长璋任筹备处主任。当年我二十一岁,毕业于县高等小学堂,...
4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郑长璋筹建国民党宁德县党部和领导工农运动经过会议讨论了北伐以来国内革命的新形势,宣传发动民众、迎接国内革命高潮,到基层去组织开展工农运动、配合北伐军的胜利,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加强对福建国民革命的领导,并派遣一批...
5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国民革命军彻底结束了北洋军阀在福建的统治。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党福建省党部筹备处正式成立。为加强对福建国民革命的领导,并派遣一批党员参加国民党福建省党部筹备处工作,郑长璋和蔡泽鏛(后化名蔡威)分别由北京和上海党...
6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由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进步青年组成的宁德县国民党党部筹备处,又作为国共两党以及当地工农民众、小资产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为当地工农革命运动的迅速掀起和蓬勃发展起到了组织和领导核心的作用。县党部筹备处通过举办夜校、组织演讲队等不断扩...
7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县党部筹备处首先发起了解放精神枷锁的运动。发动各协会男女青年会员,向神权、族权等发起进攻。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揭露反动统治者、地主豪绅利用神权族权麻痹人民,使其剥削、压榨合法化的伎俩,劝说群众破除“阐明家里缺吃少穿不是上天安排、神灵主宰、命运注...
8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当时,宁德城关的黄笃夫身居县商会会长要职,在宁德城关开设“官商勾结,他声称。已经向县政府承包了宁德港澳水面:在这水面捕捞都得向他缴纳,水面租“他还规定凡渔民捕的鱼都要拿到”德顺鱼行。收购“不许自行出售”德顺行。。
9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1922年,粤军许崇智部进驻宁德,通过县商会向全县摊派了总额为30万元的军饷,限定分三期缴清。许部只收了第一期7万元军饷,就撤离了福建。但身为县商会会长的黄笃夫却伙同县商会坐办(会计)陈伯咸、县教育局长陈佑民等一帮人,逼迫群众继续交全饷款,...
10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飞鸾碗窑村是宁德有名的陶瓷生产地。这里汇聚着数十家陶瓷厂,有数百名工人。瓷厂工人每日辛勤劳动十几个小时所得的工资却难以养家糊口。厂主还经常拖欠工人的工钱,再加上工头还要从每个人身上收取管理费。工人所剩工钱只能勉强用来维持家人的粗衣淡饭。
11
知识出处: 蕉城红色遗址 | 类型: 照片
12
知识出处: 蕉城红色遗址 | 类型: 照片
13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照片
14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 类型: 政治事件
1927年4月,共产党员蔡威、郑长璋相继在福州被捕入狱。数月后,蔡被营救转赴上海;郑于4月27日被杀害于福州。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