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0条
析出资源
40条

检索条件

与 “王常义” 相关
共 40 条 2 / 3
16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这篇报道主要介绍了中型轧钢厂在工业高潮中,工人们提出了新的操作方法,发挥了设备的潜力,但由于新的操作方法的出现,原有的一些操作规程已经不能适应生产需要,导致了生产秩序的混乱和不断发生事故的情况。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该厂在3月份修改了岗位规程、...
17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左春久领导的小组发明无钉支模法,提高工作效率3倍,一年为国家和企业节省大量财富。
18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戴副工程师改变工作方法,深入现场帮助工人解决技术问题,合理处理事务性工作,制定工程计划和进度指示图表。这使他的工作更有计划,也有时间帮助工人解决问题。
19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铁合金车间面临生产任务增加和矿石杂质多、含锰量低的问题,技术员萧孝亲自愿采用加大电压、满负荷炼铁合金的先进经验进行试验,但结果并不理想,反而导致产量下降。工人们提出意见,要求降低电压。萧孝亲犹豫不决,但在主任的鼓励下,他决定继续想...
20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鞍钢第一薄板厂克服保守思想,总结先进经验,全面超额完成国家计划。该厂领导支持技术革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如单机轧钢和快速换辊,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21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技术员刁复明和工人张丰兴合作改进了轧辊测温器,解决了温度不准的问题,提高了薄板产量。改进后的测温器被其他工厂采用。
22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炼铁厂工人孟兆旺和他的团队在面对新设备操作困难时,通过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成功扭转了生产困境,提高了产量和质量的故事。
23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报道了鞍钢新建的八座近代化炼焦炉在三年内完成建设,采用世界最新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环境优良。工人们刻苦学习,掌握了新技术,炼焦时间缩短,产量和质量远超过去。炼焦炉生产的焦炭和煤气供应给许多厂矿,并支援全国经济建设。此外,还回收了四十多种...
24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刘慧华作为炼焦工程技术员,对工作充满热情,致力于提高焦炭质量。在春節期间,她深入研究,最终成功地改进了炼焦技术,提高了冶金焦质量并缩短了结焦时间,为国家多生产了大量焦炭。她的努力得到了肯定,获得了新的奖状。
25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报道了炼铁厂一对年轻夫妇刘中孚和卞素珍的模范事迹。文章通过描述他们在工作中如何克服困难、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在家庭生活中如何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展现了他们作为新时代工人的形象。
26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鞍山市洗煤车间通过建立基层干部的安全检查簿,发动群众参与安全工作,及时解决不安全问题,实现了安全生产。工人们互相监督,向事故作斗争,工长以上干部改进了7项不安全设备,到7月份改进了420项。全车间保持了一千三百天的安全生产。
27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针对鞍钢耐火厂烧结车间在检修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进行了批评和反思。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揭示了烧结车间在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奖励制度的缺陷、安全隐患的忽视、工人生命安全的漠视等,并提出了批评和反思。
28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报道了中国鞍钢锻造车间制造了一种电焊自动断电器,用于焊接作业时的电源控制。在过去,焊工进行焊接作业时需要爬到30多米高的钢架上进行作业,而一旦焊接完成后,必须手动关闭电源,这样存在多种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四名电焊工人、一名钳工...
29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鞍山市大型厂轧检工段通过节约利废,利用废工字钢和圆钢头代替好设备,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
30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鞍钢在今年第二、三季度中大量工程技术人员的晋级情况。文章提到了这些晋级的技术人员通过认真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和刻苦自修,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