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柯坪县” 相关
共 355 条 12 / 24
166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实行征兵制度,凡在新疆省居住半年以上,合乎应征条件的国民,均有应征义务,按户3男丁出1丁,经过抽签、调查身世、体检、征集训练后编入军队,强行入伍。民国28年(1939),盛世才政府以赴北疆采挖金矿为名,诱骗柯坪70名青年,至迪化后...
167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5年4月25日,柯坪县开始进行预备役人员登记工作。尔后,每年都进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预备役人员的登记工作停止,到1982年,才又开始进行预备役人员登记。
168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柯坪县的教育是阿克苏地区开展得比较好的一个县。
169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光绪三十年(1904),柯坪县丞王廷襄在县丞署东南创建柯坪县第一所学堂,当年招收维吾尔族学生30人。宣统二年(1910),县丞王阳晞在县城和下庄(今玉尔其乡)阿热阿依马克村、上庄(今盖孜力克乡)喀拉马村等地分别增设第二、第三汉语学堂和简易...
170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期间,柯坪县无中学。
171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3年,柯坪县有8人报考自治区广播师范大学,均被录取,至1985年,有4人毕业。此后,又有10多人参加学习。
172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柯坪县的教育经费,一是由维文会从民间筹集,二是由政府拨款或筹集。民国32年(1943),全县仅有2所公立学校,其经费开支分别是:县立中心学校公杂费24108元,冬炭费2816元;国民学校公杂费22860元,冬炭费3168元。
173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器乐演奏是柯坪县民间最为普遍的群众文化活动之一。民间有一些颇有名气的器乐演奏、歌唱和舞蹈艺人,盖孜力克乡库木洛克村的阿布里米提·那尤甫善于歌唱、跳舞、打手鼓,在阿克苏民间艺人汇演会上获得好评;巴格勒克村的喀依木和达依木兄弟是全县有名的麦西莱...
174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2年9月~1986年11月,柯坪县委宣传部、文教局、妇联等部门先后在县城和农村举办了5次展览,展品有实物、图片、图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175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2年12月,成立柯坪县广播收音站,由县委宣传部兼管,有工作人员1人。1964年6月,在县广播收音站的基础上成立县广播站,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买买提明·艾买提兼任站长,有工作人员2人。1973年,各人民公社相继建立广播放大站,各站有工作人员...
176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1、广播设施 1952年,广播收音站成立时,仅有1台苏制收音机。1954年,增加1台收音机。1957年,增置1架扩音机。广播站成立后,上级拨款修建机房、播音室、办公室等,共计100平方米,购置国产TY1000A型增音机1部,架设1公里广播线...
177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2年,成立县报道组,县委宣传部、各乡政府配备专职和兼职通讯员,负责为柯坪县和上级新闻单位组稿、撰稿,不少摄影照片和新闻稿被《阿克苏报》、《天南日报》、《新疆日报》和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采用,有的还被评为优秀稿件。
178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9年(1940)2月15日,新疆省南疆视察团在县城放映苏联故事影片《格拉那西塔提》,这是柯坪县民众首次看电影。
179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期间,柯坪县无图书机构。图书的发行、收藏、借阅等工作,是新中国建立后才开展起来的。
180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 类型: 正文
柯坪县历史悠久,汉、唐时期的文物古迹遗留不少,还有一些元、清时期的遗址,但多少年来鲜为人知,至今没有一处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本世纪80年代,自治区、地区组织的考古队陆续对柯坪县的古遗址进行了挖掘调查,尤其是1989年的大面积普查,基本上弄清...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