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李澄之” 相关
共 52 条 1 / 4
1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一九四〇年夏,山东省各界人民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领导下,举行了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联合大会。选举成立了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和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同时建立了各群众团体的省级领导机构。
2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山东从鲁南抗敌工作团到民众总动员委员会,贯彻执行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发动群众团结抗战的情况。
3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山东抗协组织作为追求国民党员的组织,对团结国民党中的进步分子,争取中间分子,扩大抗战力量有利,组织名称也由抗协改为国民党抗敌同志协会,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
4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爱国民主主义者李澄之逐步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前进过程。
5
知识出处: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1938年初冬,山东省政府辗转来到鲁中山区的鲁村。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形成了一个全民抗战前局面。省主席沈鸿烈召集了一个全省“军政会议”,共产党方面张经武与各党派人士参加了会议。会后,省府在阴历年除夕前向东迁移到沂水县东里店。这是个有一、二...
6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沂水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1938年底,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在沂水县的王庄村成立。
7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李光仪先生,字小岩,临沂城内喇叭巷人,入庠生。先生兄弟3人,长小溪,先生行二,弟淑九。兄弟3人分居时,析产每人只十几亩地,有城宅一所,兄弟3人共居。长兄小溪,在民国五年,曾参加山东护国军,起义讨袁,在高密、诸城一带,从事革命活动。其弟淑九在...
8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1940年7月26日,山东省各界人民在中共山东分局领导下,于今沂南县青驼寺镇一古庙内举行了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联合大会,选举成立了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和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战工会,即省政府前身)。同时,建立了各群众团体的省级领导机构。
9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1938年夏,国民党九十军石友三、(原西北军冯玉祥部下)部,从徐州转进鲁南山区。该军政治部部长张友渔是共产党员,政治部内许多共产党员和进步的知识青年,他们很重视联系发动鲁南各阶层人民团结抗战。在该政治部领导之下,组织了鲁南抗敌工作团,开展抗...
10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1940年7月26日至8月26日,在沂临边联县青驼寺(今属沂南县)召开了全省各界代表参加的联合大会。联合大会通过了《山东省临时参议会组织条例》和《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组织大纲》,决定成立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和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简称省...
1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马月如是沂水九区(今沂南县岸堤镇)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一个开明士绅(时任国民党沂水县九区副区长)的马月如,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抗日救国”的号召,毅然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被九区人民选为第一任抗日民主政府区长。
1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1941年11月,日寇纠集5万余人,在其侵华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亲自指挥下,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铁壁合围”大“扫荡”,妄图一举消灭山东八路军主力和党政军领导机关,摧垮沂蒙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11月30日,我机关后勤人员4000...
13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沈鸿烈,别号成章,湖北省天门县人,邑庠生。张之洞督湖北时,被保送去日本学习海军。毕业回国后在奉军张作霖部任职,后被提升为江防司令部参谋长、海军司令。1930年由张学良保荐继胡若愚任青岛特别市市长。
14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澄之是在党的长期教育下,从一个资产阶级民族革命者,成长为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几十年来,他为革命忠心耿耿;为真理孜孜以求。他的一生,是奋发向上、永远前进的一生。澄之原名李澄,字若秋,在北师大学习时改为澄之。他1901年2月19日出生于临...
15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我的父亲刘佛缘,1886年(清光绪十一年),出生在山东省沂水县城南刘家店子村(现属沂南县河阳乡)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父刘策先曾任清朝湖北省巡抚,家有良田数十顷,庄园多处,是沂水县有名的大地主。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