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里店被炸与高原①蒙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013
颗粒名称: 东里店被炸与高原①蒙难
分类号: K205
页数: 6
页码: 112-117
摘要: 1938年初冬,山东省政府辗转来到鲁中山区的鲁村。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形成了一个全民抗战前局面。省主席沈鸿烈召集了一个全省“军政会议”,共产党方面张经武与各党派人士参加了会议。会后,省府在阴历年除夕前向东迁移到沂水县东里店。这是个有一、二千户的大集镇,镇内有条东西大街,两旁商店林立,阴历“四九”逢集,商贾云集,买卖兴隆。镇周围还有八里长的圩墙,很象个小城市。
关键词: 历史事件 事记

内容

1938年初冬,山东省政府辗转来到鲁中山区的鲁村。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形成了一个全民抗战前局面。省主席沈鸿烈召集了一个全省“军政会议”,共产党方面张经武与各党派人士参加了会议。会后,省府在阴历年除夕前(1939年元旦后)向东迁移到沂水县东里店(现属沂源县)。这是个有一、二千户的大集镇,镇内有条东西大街,两旁商店林立,阴历“四九”逢集,商贾云集,买卖兴隆。镇周围还有八里长的圩墙,很象个小城市。
  省府在东里店北山坡盖了些大房子,从占用的民房里搬了进去。当时成立了一个“省政设计委员会”,容纳各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三十二人,有范铭枢(共)、邵德孚(共)、赵笃生(共)、张维中(民革)、李澄之(民革)、赵冠五(民革)、梁竹航(民革)、元含英(民革)、刘旭初(国)、贾慕夷(国)李醒初(青年党)、刘民生、庄爽峰、国醒(此三人系无党派民主人士)、曹锡九(乡建)、王商敏等(其余记不清姓名了)。这个组织是省府的参议机构,会内共分了五个组。
  苏鲁战区于学忠部及其五十一、五十七两个军,也是1939年早春进入鲁东南地区的。传说于本人相当迷信,凡到一地,必选择占一个带水、圈、湖、湾、泊、泉等字的村镇安营扎寨。譬如他过铁路后进入沂蒙山区时,第一个宿营地是南锅泉(新编三十六师刘黑七的驻地),第二个宿营地是上高湖(一个小村庄)。一天傍晚,他乘马经过东里店时,竟马不停蹄,待赶到圈里村才安下了司令部。其实有个“湖”字、“水”字、“圈”字的地方,也保不了 “鱼”的险。1941年日寇大举进攻沂蒙山区,圈里被敌袭击,于本人挂了彩,几乎被敌所俘。
  1939年5月间,日寇沿青沂公路向南进犯,新四师吴化文部一个园的兵力扼守在穆陵关北面的蒋峪,接火后,战斗颇为激烈,伤兵运回很多,送往西山里战地医院(苗庄、刘庄等村)。
  省政府召集各机关会议,商量慰问伤兵事宜,议决二日由省战委会负责。会同各单位代表,携带物品前往河西苗庄等各伤兵驻地进行慰问,并令儿童剧团新任团长高原带领全团成员同往,表演节目。高是个体格健壮,性情活泼、热情豪爽的革命女青年。他是在干校银行班学习的,调任儿童剧团团长还不到半月。
  二日拂晓,各机关代表到齐了,慰问物品已装好筐篓,派人带领民夫挑着先走了。高原也率领二十个儿童剧团团员来到了。她说:“有八九个病导留在团里,不能来。我去借辆脚踏车骑着”,说完,他出去了。不多会,她返回来,说有点事,不能去了,并对我鞠躬施礼,笑嘻地请我照管好剧团的孩子们。高念小学时曾是我妻子的学生,早就熟悉。这样我们慰问代表就出发了。
  在途中,人们谈起了这次敌人进犯的情形。有的说:“从去年日本鬼子侵占沂水县城,停留了二十多天,就滚蛋啦”!有的说;“这次敌人从益都沿公路南侵,在蒋峪战斗的相当激烈呢”!谈着谈着越过了沂河,苗庄已在眼前。刚入村,还没来得及休息,忽听到沉重的飞机嗡嗡声,抬头一看,前七后八的飞机凌空而过。马上就听到了炸弹爆炸声,遥望东里上空,黑烟滚滚。敌机投弹后,迅速向北逃走,象是害怕我们的防空设备似的,其实当时一点防空设备也没有。
  此时电话不通,情况不明,只好把慰问物品分到各组,到其他村伤兵住处去分发了。我负责带领剧团的儿童急忙往回走。刚走到河边,忽听到东里店乒乓轰隆的枪炮声不绝于耳。奇怪,莫非敌人已进入街里?所以不敢往前走,在河岸停了下来。遥望东里上空仍笼罩在浓烟之下,这才感到事态的严重。正巧从东里走过三五个人,我们马上赶过去询问。才知刚才枪炮声是弹药库燃烧引起的,敌人哪能来的这么快呢?
  我带领儿童们小跑似地奔向东里店,赶到一看,被敌机轰炸过的东里,烟火未尽,满目疮痍。从西圩门进去,两旁的房屋,燃烧的断梁残栋还在冒烟,东西大街堆满了倒塌的碎瓦乱石。在烟火迷漫中找到了儿童剧团的驻地,但房子不见了。只见一个大炸弹坑,旁边躺着一具穿着灰色军装的尸身,可没有了头,这是谁?儿童团员们一齐跑过去看,都惊吓得哭了,“啊!是团长,是高团长”!孩子们哭成了一堆。我仔细查看尸身的穿着,果然是高原。怎么办?我想法把儿童们交给省府秘书长雷法章去安置,并把高原遇难的情况作了回报。
  五六尺深的炸弾坑分布在村子周围与南河滩上,省府北山坡的房屋却一点儿也没动着。人们藏在河边树林里,惨遭轰炸,伤亡很大。村内的建筑只剩下西北角三五十间房舍。
  后来得知,高原之所以没同我们一起出发,就是在她去借咱行车时,她的末婚夫从某城市回来,专来东里店探望她,当时她只说有事,没好意思说明。其未婚夫也同时蒙难。
  当晚八点的情报说“四十里路没敌踪”,九点忽接紧急通知“敌情紧急,马上移动”。各单位渡过沂河,我们进驻翟庄。十二点又接通知,命速向山里转移。遂又南迁,在纪王崮西大山角里周家旮旯村住了下来。
  夜不能眠,到高山顶上去瞭望东里店,只见火光冲天,大约是敌人已进入庄里,把那几幢刚刚盖起来的大草房又放火烧了。
  永远难忘的六月二日。
  朱学民整理
  注:①高原沂水县苏村(现属沂南县)人。
  ②国醒:又名国增堂,平度人,早年曾在沂水一带工作,现屈平度。

知识出处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本书收入“沂水县志述略”、“水县王庄天主教的由来与第一次教案”、“同盟会在沂水”等十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学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沈鸿烈
相关人物
张经武
相关人物
范铭枢
相关人物
邵德孚
相关人物
赵笃生
相关人物
张维中
相关人物
邵德孚
相关人物
李澄之
相关人物
赵冠五
相关人物
梁竹航
相关人物
刘旭初
相关人物
贾慕夷
相关人物
李醒初
相关人物
刘民生
相关人物
庄爽峰
相关人物
高原
相关人物
国醒
相关人物
沂水县东里店
相关地名